古橋頭 作品

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

    他辭別了衙門,剛回書院不久,便聽差人敲門,急與朱澈迎接,迎到正堂敬茶。

    差人道:“府臺大人叫小的問朱先生,可曾想好書院進一步的走向?如若確定無疑,則當到衙門面談,使蘇州早日得到安寧。”

    朱澈大喜,連連握住使者的手:“差人辛苦了。朱某盼著這一天太久了,如今終得府臺相請,榮幸之至。但因事發倉促,我院尚未撰好說辭,還需耽擱一會兒。不知一兩個時辰能等嗎?”

    差人笑道:“府臺說過,只要朱先生肯屈尊談判,等您個一年半載不成問題。”

    “那謝謝差人了,請擇地歇息,我與眾位商議就來。”

    朱澈只把王鎮圭一人請到內書房,與之相議道:“今日官府之請,我看不能急於求成,提出的意見應該平緩些,不致於雙方難堪。晉圭以為何如?”

    “先生,您與夏元龍不同,提出的建議都是往好的方向發展,要是好到底了,官府能不答應嗎?”王鎮圭點到為止,轉而反問朱澈:“不知您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令官府遣一官員,監督書院大小政務,以為糾察之用,順帶擺脫南京衛懷的控制,各走各路!”朱澈說到自己的這份目標,顯得豪情萬丈。

    “那您就按這個說。”

    “按這個說?”朱澈急切地望向他的眼睛。

    “一蹴而就。”王鎮圭從容地點了點頭。

    “蘇州名士朱先生到!”一個書吏尖著嗓子喊道,只見朱澈帶著宋章、王鎮圭等拾級而上,直入公堂,信心滿滿地朝眾官作揖。

    “歡迎!”知府笑呵呵地回了禮,令人拿來椅子,給書院眾人看座。

    朱澈坐定,望見左右兩側各擺放著檀木長桌,桌前站了約十數個專掌記錄的文吏,皆攥住毛筆,緊緊盯著那張畫卷大小的紙,和一排墨色的硯臺。

    衙役們給知府套上公服,便舉棍喊了聲‘威武’,這場公堂談判,正式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