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二)

    這所謂的說客很快便端坐在越府的正堂之上,對面的陸放軒換了身便服,一面命下人沏茶,一面與其說道:“萬郡王是否有和議的打算了?”

    “小的正為此來。”

    “那看來魏衝的屍首他惠之兄看過了。”陸放軒略帶譏諷地說。

    筆吏苦笑一下,只得違心奉承道:“越國公作出此事,南京上下無不惴恐,江淮已在您掌握中矣,故郡王但求州縣平安,不求爭奪江南。”

    陸放軒見其這落魄模樣,頓時拍起大腿,笑得前仰後合,心中著實痛快:‘你萬和順竟有今日!’

    “那陸大人,”那筆吏臉色鐵青,“能否應允?”

    陸放軒一拍桌子:“這個不難!只是你們萬郡王得拿出誠意。”

    “根拔思和書院,這個作為厚禮如何?”

    陸放軒一撥茶碗蓋,那‘砰’地一聲脆響,直教他渾身發麻,豁然開朗。

    “可以。”陸放軒的眼神和他一撞,四目相對,和談已成定局。

    “不知選在何處商談為好?”使者每說一句話都提心吊膽,生怕事情因他而偏離原定的軌道。

    “我看請郡王來此地議和便可,省了麻煩。”

    使者對此毫不讓步:“陸公所言萬般皆可,唯獨不應在兩家封地上議。為安全考慮,亦當選一塊與世無爭之處。”

    “都山窮水盡了,難為這萬老兒還留著心計……”陸放軒喃喃說罷,轉頭與使者道,“定在蘇州吧,約好了,明天就去。”

    這個消息無異給沉悶的南京帶來了十足的動力。持續數年之久的黨爭結束了,驢皮巷的慘痛回憶彷彿成了過去,人們不再審視造成那次事件的本源,而輕易相信當權者內部的和解,會迎來悲傷的結束、幸福的開始。

    衛懷同樣也稍抱樂觀,認為蘇州談話的成果將關係著書院的未來。萬黨的那句承諾一直在他耳邊迴響,在南京大興新政的夢想似乎近在咫尺。可這只是個黎明,轉瞬被淹沒的短暫黎明。

    萬和順這次赴會,與對方共商議了三個時辰,關於和平的事自然一拍即合,主要是關於根拔書院的問題,耗費了相當的精力,弄得大家焦頭爛額。經過反覆討論,萬黨決定以退為進,先答應衛懷設立參政書院的請求,待其行開新政,得罪了大多數官紳,再進行大舉反擊,必能事半功倍;陸黨因離書院核心較遠,故欲從三天後,開始依法逮捕書院人士,配合南京行動。如此妥善的計劃令眾人都放下心來,開始殷切地盼望著付諸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