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三)

    這一鬧後,把個孟參事的熱情毀壞了,他不敢再冒犯眾人的底線,完全順著大家的心意辦事,便不去費心想新的方案,僅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護罷了。除此之外,只僥倖地希冀萬黨不會發現這一處隱蔽所在了。

    但這種懸念僅保持了一日,他們的念想就統統歸為泡影。原是那牢頭手下有一名獄吏,素好與那些市井無賴交集,今日一夥人約去賭錢,賭了有兩三個時辰,最終輸了大半,便垂著頭,正自書院後門那兒過。他口裡渴,便到對面的茶肆裡坐下,掏出口袋裡剩的幾文錢,要碗茶,躲在草棚下看路上來往的人。

    “唉,大哥,這街上哪蹦出來這麼多文化人?腰裡都掛著本書。”獄吏一歪頭,和身邊的人說道。

    “你一說還真是!這可奇了怪。不過最近利涉橋有人賣開《行要》了,不管看得懂看不懂的,都要拿一本,興許剛從橋上下來呢。”

    “《行要》……”獄吏聽到這詞,心中一個激靈,“是書院賣的麼?”

    “不是,就是些書販子,號稱在別的地方搗鼓來的。”

    獄吏暗自嘀咕道:‘近來萬大人縱容過甚,連攤販都能公然賣這種東西了!以後的南京,豈不成了他衛家的天下?牢頭大人對這廝恨之入骨,我必要問個明白,不然不舒我心中的憋屈!’

    想罷,連茶都不顧喝了,氣沖沖地走出茶肆,緊跟在那群百姓後頭,看他們將去何處。須臾的功夫,但見那群人行至書院後門,往那破舊的大木門上拍了一下,卸去遮蓋在上面的木板,就有個看門人走出來,問了人數,即請進屋內,然後又把那木板掛上去了。

    獄吏躲在隔壁的白牆後,出了一身冷汗。但他出於謹慎,就蹲在那裡觀察,確認自己所想無誤。果然又來了好幾撥人,都在完全重複著剛才的過程,這才使獄吏深信不疑——書院要有大動作了。

    他不敢隨之離開,只好趁無人注意的空隙,趕忙溜回了獄內,並將親眼所見報告給了牢頭;牢頭眉飛色舞,立即賞了他數兩銀子,另把這急情作信寫出,火速遞與萬府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