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四)

    軍官逐漸焦慮起來,點頭道:“巡檢的話果有一番道理。但要一味順著葉大人說話,逆黨頭目豈不給他放了?”

    “你腦子活泛些,”蔣添又道,“郡王只要南京太平下來,別弄得太麻煩就成了。至於‘追究到底’,要誅三族之類,不過是期許罷了,並非不可撼動的底線。到時候,蔣某當為汝等勸之,保證你們能立大功一件。”

    軍官幡然醒悟,直彎腰拜謝了他兩三次,才一起進的衙門。

    “是蔣巡檢嗎?”裡屋傳來葉永甲的聲音。

    “是我,還有一位王府上來的,準備稟報一些事情。”

    葉永甲方才挑開簾帷,出來與二人相見。分別作揖後,他便坐在一旁,問其所來何事。軍官便將夏元龍如何意圖謀逆,萬和順如何痛恨的事都講了一遍,不敢紕漏一字。

    葉永甲早就知夏元龍會落個如此結局,但當真切地聽到這個事實時,頓時一陣愕然。想到書院的改革曾如此貼近著他,像激盪的河流般縈繞著這座城市,而如今竟如此迅猛地化為塵埃,一掃而空了,心裡便有些淒涼。

    他並沒有立刻回應,而是摩挲著眉骨,陷入了沉思之中。‘我不能讓書院在世間白走一遭,’葉永甲這麼想著,‘它總要活在一個地方……’

    “謀逆,可是彌天大罪。應按萬大人的意見,誅滅三族,以警百姓。”軍官見他不答,便顧自提著條件。

    “這位軍爺,”葉永甲突然坐起來,兩道眉如利劍橫起,“夏元龍哪條擔得上如此重罪?!就算他心懷不軌,意在謀反,也尚未付諸行動!僅僅誆惑百姓一罪,你們就想讓他萬劫不復嗎!”

    蔣巡檢見那軍官臉色鐵青,急忙走到葉知府身前,低聲勸說:“經前番殿上大會,已認定書院犯法,形同造亂。今若苦撐,不僅於事無補,還可能把您搭進去。”

    言罷,又轉身與軍官道:“此議實在有失公允,也不怪府臺動怒。夏元龍一介文人,也沒弄出驚州動府的大亂子,懲其一人足矣,何故牽累無辜?總該依律法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