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五)

    “你就是陳共胄?”晏良看著陳同袍問。

    “小人正是。”陳同袍退後半步,又行一禮。

    “坐我以前的位置,感覺怎樣?”

    “下官惶恐至極,只怕做的不如您這個前人,叫同僚們埋怨,”陳同袍仍低著頭,繼續說,“現在您高遷大理寺,成了主官,陳某就更加望塵莫及了。”晏良大笑。

    他們又走了一道偏門,直至皇帝寢宮的石階下立住。靜站片刻,便看沈竟走將出來:“陛下正在看書。諸位,進來覲見吧。”

    “陛下素喜清靜,我們幾位要臣進去就夠了,剩下的人在此等候聖音。”晏溫向後一瞥,無人敢說句不字,紛紛退讓,叫晏溫點了同袍、晏良等,攏共六人,一齊入宮面聖。

    “臣等叩見陛下!”

    陳同袍把奏書抓得更緊了,他面對著御前的屏風,向皇帝的身影下跪磕頭。

    “卿等請起,”皇帝道,“最前頭的是陳侍郎嗎?你有何奏?”

    陳同袍將雙手略伸:“此是臣舉薦大將軍柳鎮年之奏。”

    皇帝在屏風後沉吟半晌,一隻手漸漸按在腰間:“念。念簡明些。”

    陳同袍看一眼旁邊的沈竟,後者向他點頭,便自己開讀起來:“臣以為,國家久無元輔,百官不相統攝,政令莫知所從,誠為朝廷所苦。今柳公名望隆重,四方慕之,若得拜相,足使中外服化,可望輯寧之世矣。故與諸臣推舉,望陛下思之。”

    “諸臣三十七人,並同侍郎所言。”晏溫補充了一句。

    皇帝徐徐吐出一口氣,好似愣愣地坐在床沿,一動不動。

    “陛下。”晏良怕等得久了,又提醒了他一句。

    但這提醒無異於逼迫,不僅沒讓皇帝開口,還讓後者微抖的手離腰間的匕首越來越近了。

    正當大家舉足無措之時,一個急促的腳步聲突然從背後傳來,嚇得晏溫心裡砰砰亂跳。

    “報皇上!外頭一位書吏闖入,帶著御史臺的謝、謝贊翼大人,本來都好好的,一進宮門就扯著謝御史不鬆手,說此人誣告賢臣,意圖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