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一)

    戶部尚書輕蔑地哼了一聲,捋著鬍鬚笑道:“陳大人還是年輕,我們對此遊刃有餘,不必有如此擔憂。他鈕遠豈能料事如神?我們可不膽怯!”

    陳同袍心中早已有了盤算,並不過多規勸,全然順著他的意思:“大人胸有成竹,真叫晚輩慚愧。不過最好小心為上。”

    “嗯,我省得。你回去交差吧。”尚書請走了客人後,還在園中嘟囔:“大驚小怪……”

    太陽尚未落山,那名受命來京的僕人快馬加鞭,飛馳過了城中的官道,向宣化趕去。其實他還有一位同路人,卻比他先進了宣化。原來這位就是葉永甲先前派走的心腹,不巧與葉永甲擦肩而過,已經將東西送了回來。

    蔡賢卿取回了自己的銀子,把木箱打開,裡面塞著一張紙條,寫著使者蒐集到的證據:‘戶部前後共敦促宣化造炮三次,撥銀八千六百一十二兩,遠遠超出四十門的價錢。另外,石氏又請求更替盔甲之費,拿了一千兩銀子。’

    他見信大喜,獨恨未能及時令葉永甲知道,只好將紙條放到床頭。那新來的銀子他不敢亂用,悉數賜予前番立功的軍士,以激勵他們繼續心向朝廷。在他幹完這一切後,天空亦逐漸步入了昏暗——石府的僕人回來了。

    石一義現借住在副都督公署內,那僕人從綏狄沿路而來,雙腳剛踏過門檻,內院裡瞬間燈火通明,猶如白晝。

    “怎麼樣了?可打探得一二結果?”石一義趿拉著鞋,興沖沖地走上來。

    “稟主子,這次還受了吏部陳大人的點撥,應該能有大用!”僕人喘著大氣,灰頭土臉。

    “速速說與本官聽!”

    僕人便在院內說了陳同袍所教的話,竟叫石一義哈哈大笑:“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哇!咱們的優勢大了,我心裡踏實不少!”

    “還有件事,”奴才兩隻眼珠一轉,“我聽官驛的兄弟說,有個自稱朝廷新添的護衛來站上換馬,拉三匹馬的車,車內帶著一個大箱子,十分可疑。料是到蔡賢卿那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