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一)

    “這奏書的字數不少,大家如果要看呢,可以令人謄抄幾本,帶回去慢慢地看。至於今天,時間緊迫,我就主要強調幾點吧!”

    介文武接著說:“其一,邊關上虜人不斷進犯,所需之軍費居高不減,已稍有入不敷出之狀,經劉老大人仔細核算,若再加一項五千兩的撥款,則不僅僅是壓力增大的問題,是一定會把戶部壓垮;其二,奉相不知邊關情狀,如新軍訓練如何?是否能先提高舊軍戰力?語焉不詳,希望能重新說明。”

    “又來了!”鈕遠不屑冷笑,“當時怎麼當著殿下的面說的?”

    介文武此刻竟有了底氣,毅然回擊道:“那時我與奉相一樣,都對葉侍郎來信的內容不甚清楚,故而暫且答應;如今已明是非,呈交的又是六部的連署,非出我一人之意,怎得同日而語?”

    鈕遠見眾人又雜七雜八地發了議論,聽著頗多贊同之意,便愈發不悅:“介公讀了幾十年書了,應該知悉‘是非’二字的重量。可卻在這裡妄加定論。葉侍郎巡邊多日,不比你我都懂?堂堂一品大員,也不怕說錯了道理,叫人聽見笑話。”

    介文武喝道:“你儘管叫他出來!”

    “下屬見過大人。”葉永甲就站在他身後,行了禮,便走到大殿中間。

    介文武撇著嘴,一言不發,抬手示意他講下去。

    “卑職先談經費問題。竊以為宣化防線已經逐步退縮,即將無險可守,因此每年敗仗無數、失地失民,只能讓軍費有增無減、尾大不掉,不如畢其功於一役,犧牲一年的財政,去換取宣化的收復。如此則用費之難頓解。較之前策,實在獲利良多。”

    “葉侍郎,你不來戶部當差,何曾知道其中的苦處!”劉冕義憤填膺地說,“若天下事都被你這麼算盡了,還要我這個戶部尚書何用!”

    葉永甲從容答覆:“大人,晚輩雖然不明您戶部的規矩,但比起動輒數十萬的軍費來說,五千兩好像不算什麼大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