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二)

    “你不在禁中,當然不知這廝的來歷。他今年四十餘歲,原本乃濟南前知府王處定的家奴,後因犯事被逐出府,苦無生計,便自宮來京裡作太監,一直混個雜職,並無多少建樹。可近年被沈竟賞識了,雖未遷任,然常常侍立左右,出謀劃策,深得喜愛。此人陰狠歹毒,盛氣凌人,但肚子裡有墨水,才智過人,若不是我以地位壓之,僅憑口舌難以取勝。”

    葉永甲記在心裡,點了點頭,便與他回到書閣中,再次坐下了。

    “對了,廷龍方才不是問……”

    “明真兄又一次救了在下的命,那種話……我還有什麼好說的。”葉永甲低頭嘆道。

    “不,我也正想與你吐露心聲。”史修慎道,“當日介文武跪諫一事,我是想著,一來對得住皇上,二來更對得住天下人期盼的新政。如果勸他們回去,一拖再拖,將誤了國家大計!況且介文武那樣尸位素餐的人,還護著他做什麼!”

    葉永甲想起了與介文武的那段對話,心頭不禁一陣淒涼。他便低聲答道:“可能我是顧及私心了,但我真心覺得,介公不算是壞,只是被這所謂的太平盛世矇蔽了眼睛,從而被你們認作了助紂為虐。過些天他罷了官,其實也是好事,只要遠離了官場的紛擾,早晚會看穿這些的。”

    史修慎便不再言語。

    “話說史司禁能否在新政上助我一份力?”他又抬眼相問。

    史修慎聽罷,淡淡一笑:“我雖仰慕你的新政,也想同你為國家中興出力,但我的身份不容我這麼做啊。我作為一個外姓司禁,能上來靠的就是對皇上的忠誠。履行皇上的意志,疏遠與朝臣的距離,是我必須辦到的事。所以就只能像現在一樣,你我遠處一瞧,心領神會,不用多言,足矣。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