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三)

    葉永甲頷首應道:“是。”

    “這個盧信忠,本來就不懂咱們外頭的事,還要亂攪和,”柳鎮年生著悶氣,“可他畢竟是沈總管的人,廷龍能躲則躲,躲不過我也無可奈何。”

    “不管怎麼說,人還是到了,”鈕遠喝了一口溫茶,“葉侍郎,對於介文武如何處置,我和晏參政猶在商討,你坐下,也說說看法吧。”

    葉永甲挨在下首坐了,旋即答道:“介公所犯之事,依王法治之則可,下官豈能妄幹國憲。”

    “唉,定罪如果真這麼清楚,我們就不用在此勞神費力了,”鈕遠苦笑著說,“再說了,這些人都是新政的阻力,事系國家大計,必須考慮周到。”

    “對,”晏溫接過話來,“介文武作為最猖狂者,若稍行寬宥,則不足以警示朝堂。最好是殺了他,其餘的都從輕了辦。”

    葉永甲聽到‘殺’這個字,腦袋裡面一陣轟鳴。這與他原先設想的大相徑庭,頓時感到憤怒又不解:“晏參政,介文武雖是夥同諸臣反對新政,但已被皇上一詔定罪,日後又如何翻案?罪不至死,而強令之死,難保朝野上下會竊竊私語。不如罷官回鄉,留他一條性命,亦不違警示之意。”

    晏溫微笑道:“葉大人,沒想到你還如此不曉世事。此等人物,殺了又有什麼可惜?”

    “不論王法,以私利而殺人,這就是您心心念念想要施行的仁政嗎!”葉永甲大聲爭辯起來。

    這話正攻入了要害,讓晏溫聽得懵了,一會兒才恢復了從容的神態:“仁義是對君子所講,於小人則實難行也。介文武這樣的不忠不義之徒,合當殺之。且聖人也曾因五惡誅少正卯,情形與今日無異,這與仁不仁政毫無關係。”

    “聖人怎樣我不清楚,但於今有這堂堂國法,怎能如此行事!”葉永甲的眼睛裡帶著火光。

    “稟報丞相!”一員禁軍走入堂內,向前稟道,“史大人已從兵部查出了介文武的罪證,字字親筆,俱為實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