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五)

    散後,葉永甲即與杜擎進了大帳,他不禁讚歎道:“杜都督既有如此能耐,何愁新軍辦不好呢!”

    杜擎正坐在凳子上,緊鎖眉頭,一面凝視著桌上那張牛皮地圖,一面回答:“這隊新軍的素質還是參差不齊,我不知費了多少氣力,才把這些人勉勉強強弄好。”

    “最近戰事如何?”蔡賢卿也近前端詳那張地圖,見邊角上都被燒糊了。

    “因虜庭近日鬧開瘟疫,牛羊馬匹死了不少,這段時間很是消停,未曾爆發戰事。”

    “那這些新軍的戰力怕也難以檢驗。”

    “何須檢驗?”杜擎搖了搖頭,“現在要緊的是武器!這幾個月炸膛的問題層出不窮,將士們用的都是老槍老炮,怎能禦敵?”

    “我們正是為這個發愁。”葉永甲也嘆息起來。

    “朝廷那裡怎麼個說法?”杜擎雖然氣惱,但臉色尚且平常,並未發怒。

    “已經吵出一點眉目。主要是圍繞在戶部的花費上,久懸不決。現在朝廷沒有儲備一杆多餘的鳥銃,只有現造一條法子。但鐵這東西唯有福廣精良,不管陸運還是海運,都需讓戶部承擔高額的用度,這便是發愁之因。”

    杜擎深有同感:“是啊,之前我還嘗試在此地造炮,結果匠人們紛紛抱怨鐵質太脆,難以鑄造。若如今戶部又不肯出銀子,綏狄的陷落只在指日。這群文官,也不知邊關的情況,只顧著守自己的一畝三分田。到時候屏障皆失,天朝有亡國之險,他們就無話可說了!”

    葉永甲一同跟著扼腕嘆息,蔡賢卿卻一直默默地注視地圖,未曾關心二人的討論。

    “蔡老……您可是有了主意?”葉永甲問。

    “我的確有個想法,”蔡賢卿道,“只能緩燃眉之急,無法行之長久。只不知成功與否。”

    “請講!”

    他便把手指向了永平府的地界:“我在京師的時候,經常聽到有西番商船到海邊做生意。料其已至京師,必然沿海直至北面,永平多處設埠,必然外商雲集。聽聞西洋人常於南洋販賣軍器,不如多方求購,不僅不用費力鑄造,亦免起運之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