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一)

    “對嘛,這才是解決事端的態度,”知府大喜,“既然如此,我提議,先把出兵的事擱置一旁,你們三位答不答應?”

    陳同袍連忙望著兩個書辦,見那二人勉強地點了點頭,便起身作揖道:“出兵既擾百姓,此議罷了也可。但亦不能無所動作,坐視劣紳猖獗啊。”

    知府答道:“這個當然。我想倒不必親自前往,只需派人把晏相的文書拿過去,交與胡、嚴兩人,他們素無見識,一看信上的一個‘斬’字,定然惶恐震怖,不敢抗拒。驚懼之餘,他們必將田權拱手獻上,到時候責成本縣處理即可,兵不血刃,甚至不用我等出馬,便能得計。”

    陳同袍捋須頷首:“讓他們主動交地,自是避免禍亂的良法。然而這些所謂鄉賢者,素來根深蒂固,動搖甚難。不如採軟硬兼施之法,先請他們去縣衙談判,好吃好喝地接待幾日,並以重利誘使他們接受部分讓步,令其一步步地降低預期,最終再提出苛刻的條件來。他受了這麼多好處,又得知晏相的嚴令,怎敢得寸進尺,必然老實遵命,奉交田地,心裡還有可能感激我們呢。”

    話音方落,知府就拍案說了一聲‘好’,使得兩個書辦乍一聽也覺不錯,紛紛言道:“這的確是為一條良謀,陳監學果然有膽識!”

    就在這樣熱烈的氛圍下,府衙的這次會議終於以圓滿告終,所有的矛盾與猜疑似乎在這一刻全部迎刃而解,兩位書辦雖說沒有達成原來的期望,但起碼消弭了無謂的爭鬥,新政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可他們做夢也不會想到,這只是陳同袍精心設計出來的一場騙局罷了。

    兩人走後,陳同袍卻以整理文書為名,和知府留在了二堂。經過此議,知府的確有不少疑惑要問他,但礙於時間緊迫,便急忙問了自己最擔心的問題:“陳大人說晏相叮囑的那些話,都是假的吧?”

    陳同袍瞅了他一眼:“的確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