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六)

    “朝廷那邊怎麼應付?”兩個書辦無奈,唯有對陳同袍言聽計從了。

    陳同袍道:“此事還壓得住一段時日。待他個三五日後,靜觀其變,再上稟朝廷不遲。”

    知府又問:“監學若與朝廷不通音信,如何知曉京中的變故?‘靜觀’二字從何而來?”

    面對眾人一輪接著一輪的疑問,陳同袍顯得不緊不慢,擺了擺手說:“不用擔心。我有的是方法獲知朝中的消息,各位就不必多問了。”

    那三人素知這位陳大人神機妙算,聽完這番話語,也都胸有成竹了,齊聲說道:“一切仰仗監學大人了!”

    曲阜知縣依照府衙裡發來的命令,叫幾員衙役去各村分貼告示,且親自為之講明,言‘知府老爺自知舉措失宜,已然深深悔悟,恐汝等百姓因此惶恐不安,特差人寬赦罪名。其地方官吏,一律不得追究!’好一遭引咎過後,方才把鄉民們的心安穩住了。他們隨之聽說胡老爺也免了禍,便各自歸農的歸農,不再發出怨言。

    皇宮內,陰雲密佈。

    新晉的戶部尚書曾粱,正筆直地站在昏黑不明的宮牆下,打著一把油紙傘,呆望著轟隆作響的天空。他把手伸出傘外,高高舉起,片刻,忽覺手心一涼。

    “唉……”他看著手心的一點雨滴,握緊了拳頭,“上蒼亦瞭然呀!”言罷,腳步愈加快速,直走入了某處的大堂。

    “高尚書,晏相又批出來一道文書,說也讓你看一看。”曾粱挑開屋外的竹簾,放了雨傘,一個箭步走上去,將袖筒裡的文書取了出來。

    “擱那。”吏部尚書高繼志並不理會,只抬了一下眼睛,便重新投入到原先的工作中去。

    “您在幹什麼呢?”曾粱看他正在一張白紙上奮筆疾書,敲著桌子問道。

    “自傢俬事。”

    “您最好告訴我,”曾粱的表情一下子肅然了,“同僚之間不應該遮遮掩掩,處處設防。”

    “薌之的疑心真是重,”高繼志笑著將紙遞了過去,“想看,看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