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三)

    鈕遠可極少見到皇帝的真容,料想皇上是真怕了他了,才會如此遷就,便越發肆無忌憚,直接在告身上添了幾個心腹的名字,或調到御史臺為桂輔的副手,或在各部中充任堂官,邊想邊寫,毫不費事。

    寫罷,他把告身分發給了諸多心腹,看著他們惶恐叩頭的樣子,自己就像飄在雲端一般,真是無窮的得意。

    但其中也不乏膽怯的心腹,有人竟不敢把這委任狀接去,而和鈕遠說道:“大人,今日議約之事,大多朝臣雖沒有明著反對,但那是口服心不服,暗地裡一定在算計著您。不如暫時低調些,待海寇平了,火炮也送來了,那方是塵埃落定之時。所謂樹大招風,如今張狂起來,很容易招致嫉恨,小人還是不接這告身為好。”鈕遠對此嗤之以鼻,又聽了這番不合時宜的言語,勃然變色,強逼得他服從了命令。

    “我們要找曾尚書!曾尚書,您下來答話罷!”

    曾粱的轎子才停到自家的府邸門前,便聽著前頭人聲鼎沸,急叫轎伕放下杆子,挑簾去看,原是高繼志領著頭,與魯之賢、過湘人、陳同袍等大員,拜佛似的向他連連拱手。

    “你們所來何意?”曾粱顯得波瀾不驚,從轎子裡取來紙扇,下轎問道。

    “大人應該知道,”高繼志故意屈了屈身子,以求仰頭望著他,“我們也深深痛恨此約。若因此傷我國威,吾等食皇祿者難辭其咎。現在正是危難之時,我等別無所求,就請您仗義直言,上疏彈劾吧!”

    “此事正是吾之職責所在,義不容辭!這裡不便言談,請諸位進府說罷。”曾粱沒有半點猶豫,因為他已經在大殿上抉擇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