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九十一章 巡至、鋒轉(二)

    就這樣怔了一會兒,眾人便都不出聲了,生怕打攪了宿大人的判斷。他們多是微微抬起眼睛,茫然地瞅著他的面龐,如同看著一尊神像,不知他會將道路指引到何方。

    “我們可以試著掙扎一下,改換門庭如何?”宿宗善忽然問道。

    “改換門庭?”魯之賢在錯愕間甚至忘掉了這個詞的含義,將它重複了一遍。

    “柳黨已欲置我於死地,是不能挽回了。我等與清流雖沒多少交集,但那些人更好說話,對我應該有幾分好感,不妨一試。”

    魯之賢本身就是被宿宗善強拉到柳黨這邊的,聽了他的主意,簡直喜出望外,連忙應道:“參政之計實乃上策,眼下就這華山一條道,不走也得走了!”

    京城的大門突然發出沉悶的巨響,一支長形的隊伍逐漸從城門處顯現出來。起頭的是數個手持長槍的馬軍,中間則擁簇著一位年老的將軍,待他的馬蹄邁出城外,馬軍們就迅速讓開道路,列在兩旁,大喝:“柳大丞相離京了!”

    柳鎮年輕輕拽馬,四隻馬蹄剛要落地,面前就傳來了一片山呼海嘯的讚頌之聲,舉目看時,原是太子率著一眾留守大臣,來此向自己餞別——臣子們都如奴僕般匍匐著,太子甚至也不得不欠下身去,作個深揖。

    儘管這場面他一生看了不下十遍了,但唯獨這次使他十分得意。為顧君臣禮儀,柳鎮年只好跳下馬去,朝著太子半跪下去:“臣怎敢受太子的拜揖!鎮年此番去整飭外省吏治,必不忘太子久來之恩!”

    太子又敬又怕地望著他,半天竟才吞吞吐吐地回答:“好……好,丞相速去速回。”

    柳鎮年遂哈哈一笑,揣了馬鞭,揮手而去;可大臣們的頭顱仍不見抬,直到聽見馬蹄的疾馳聲消失了,方才戰戰兢兢地站起身,無不撣撣衣袖,向太子投以哀求的眼神。太子深知這些人都是慣拿賄賂的,倘若被柳鎮年開了整頓的風氣,那便只有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