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九十二章 列江、風變(一)

    萬和順捻起信件,只把印記和手頭的東西細細比對了一番,發現大小、文字俱為相同,纖毫不差。他這才服了氣,點點頭道:“說罷,你叫本官去幹什麼事!”

    信使依舊微笑:“大人這話就不對了,除了皇上,誰敢命令您呢?今日無非是一個‘請’字罷了。如果大人心存顧慮,不願相助,那小人立刻回去覆命。反正來無影去無蹤,這檔子事全當未發生過。”

    “嗯……”萬和順緊緊捏著手裡的戥子,鏽渣都搓得掉落一大片,也把整根手指染成了黑色,但他好像並未察覺。

    就這樣苦苦思索了一會兒,萬和順突然把眼一瞪,把眉一皺,登時捲袖站起,把戥子朝桌子上‘啪’地一拍,轉過頭,定定地看著信使道:“你可知道?這杆戥子是當年皇上御賜的。儘管它至今已經生了鏽,已經落了灰,看起來毫不起眼,但我一直把它視作聖上的洪恩,每日都要對著它行禮叩拜,念念不忘。今日王室有難,奸黨橫行,本官為了國家社稷,自當以死報恩,義不容辭!”

    信使聽他講完了這段慷慨激昂的言語,不禁用欽佩的眼神望著他:“大人有高潔之心,小人難以企及!那我就說了,陳大人想請您帶兵疾往武昌,直抵長江,以兵威震懾柳黨之舉足。”

    “這不簡單!”萬和順挺直身子,冷笑一聲,當即揮手叫來自家心腹,“你,趕快傳令於各營將軍,限他們明日點起一萬的人馬,跟著我啟程往鄂;至於南面的陸放軒一路,只留下五千人監視即可,他不會有大動靜的。”

    見心腹領命下去,萬和順便回頭問信使說:“使者一路遠來辛苦,本官為汝在此挑選住處,意下何如?”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二人大笑著走出屋外,然而就在他們的背後,戥子的尾端正懸在半空,搖搖欲墜,可是無人在意。

    遠在開封,鈕遠的計劃還在順利地進行著。得到了工部尚書的支持,他彷彿有如天助,立刻下令對參與貪墨工銀案件的官員大肆逮捕,途中竟無一人勸諫阻攔。正當這位奉相感覺一切都順風順水之時,他忽然接受到了一個稍壞的消息:指使胡重廉的工部侍郎並不在出巡的隊伍當中,而是留在了京師,代替尚書處理部中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