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九十二章 列江、風變(五)

    “另外,我認為他還配不上稱‘一代之雄’。他搞得那些新政變法,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一旦得利,便要收手,根本無救國之心!福廣兩省發生的慘案,可還歷歷在目啊!”

    蔡賢卿微微一笑,搖了搖頭:“看來葉大人仍不明白。現在有他在此坐鎮,局面起碼還可以收拾,我們也有推行新政的機會;若柳黨真正倒了臺,帶來的絕不會是朝政的安寧,而是無休止的黨爭。多方混戰,你爭我奪,還怎麼向外發出統一的號令?到彼時,你我英雄將無用武之地,只會成為黨爭的工具。”

    “無非是高黨代柳黨,亂從何來?”葉永甲不以為然,加緊跟上了前方的隊伍,走入城中。

    一行人等到了宮中,各回衙署安歇,唯獨柳鎮年前往大殿,向監國的太子覆命。太子奉了皇帝的手詔,對此次治理朋黨之事大行褒獎,封柳鎮年為國公,子孫俱加侯爵,並許之為立生祠;其下高繼志、宿宗善等諸人賞賜無算。並令刑部抓捕鈕遠黨徒,嚴刑拷打,以期一網打盡。史政休也因揭發的義舉而官復原職,但他聽聞宿宗善已經平安無事,便仰天長嘆:“柳公素來是雷厲風行,待人毫不手軟。此人不死,絕非僥倖之事,我早晚要有一場劫難!”言罷,竟憤然自縊於府邸之中,氣絕身亡。

    陳同袍得了賞銀回府,並無欣喜之色,只是從床底拿出一個柴木箱子,塞了進去。收拾完畢,他剛要走出屋子,忽見一人站在門口稟報,正是那日派去遊說萬和順的心腹。他聽著這人的回稟得知,在柳鎮年離開開封后,萬和順亦隨之東還,只留了一封親筆書信與他,其上言道:‘權賊失了臂膀,柳黨勢將衰頹。此乃天賜予我皇上的良機,萬望陳侍郎留心社稷,畢大功於一役!’

    陳同袍讀信振奮,便拉著這使者前往吏部,交與了高繼志看。高繼志見他與萬和順有了來往,自己卻音信不通,全無主張大權,登時氣血上湧,頭腦發沉,好似一大塊石頭壓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