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九十二章 列江、風變(六)

    陳同袍滿意地點了點頭,接著他的話繼續講:“史修慎的猶疑是有理由的,他身邊有呂繼山在分散權力,他是不會輕易動作的。但不可因此就把他劃為敵人,此人大有作用,應當想個法子拉攏過來;而皇宮外面的軍隊,也不能棄之不顧,他們都是跟著柳鎮年血拼多年的,對賊黨忠心耿耿,萬一臨亂反叛,也不是我們吃得消的。要消解這群人的威脅,則必須著眼於朝堂。”

    “朝堂還用再看嗎?”藍淵不屑地一甩衣袖,“文官大多倒向了我們,宿宗善亦來投誠,賊黨的政令已是無人遵從了!”

    陳同袍彷彿一切都能明知在胸,富含深意地微笑著:“藍侍讀太過自信了。御史臺乃是國家喉舌所在,今日仍為桂輔把持,不僅言路不通,百官做事也在他眼皮底下,難以行動。幾個月後,就是省臣推舉之期,我們定要把這個位置爭下來。等桂輔這個臨時管事的走了,中書省就被我們全盤控制,此權在手,御史臺換人就是一紙公文的事情。這些事情做完了,我們才可以轉過頭來對付軍隊,把他們或裁或撤,柳鎮年就真正坐以待斃了。”

    藍淵聽後,暗裡厭煩他的步驟太過囉嗦,但對方畢竟是老於世道的陳同袍,也就勉強聽信了這些言語:“您說的對,但我們可不能枯等幾個月啊。這段時日,總要做點事情。”

    “不必擔心,事情多得很呢,還得分兩頭:一面當派人帶著信去見二位皇親,使之早作籌備;一面當令宿宗善出面,號召眾人商議定省臣的人選,以防意見不一,互相爭奪。”

    藍淵深以為然,即轉身跪諫太子從之,太子亦無主見,只好擺手說道:“我不去管,這些都由著你們做。”

    東宮的人趁著天色尚早,匆匆攜書進了禁軍大營,分別交與太肅和存肇看,並告知“太子業已與眾人密謀,請二公速整軍備,警視耳目,切勿疏忽”。太肅雖將這些話牢記於心,可自知老邁昏聵,無力處置,便藉著換班的由頭,動身去找存肇談話。存肇卻不打算一一聽從,另有看法:“我等手下的兵已被鈕遠鼓動一回,弄得滿城風雨,可見並非多麼忠誠,皆是好亂惡靜之輩。如若暗修器甲,被一兩個兵士告發,豈不敗壞了千古的大事?我看不能在暗處躲藏,需在明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