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九十四章 按甲、弦發(五)

    太子冷笑道:“他是甕中之鱉,何時抓不得?”

    “這……”藍淵本想接著解釋下去,但貌似是考慮到了什麼,便閉住口,低下頭。

    陳同袍卻一副渾然不知的樣子,一面輕輕捋著衣袖,一面說道:“這件事,藍侍讀根本不必擔心。史大人素來心思縝密,在如此緊要的關頭拋下軍隊,沒了蹤跡,定是去做更要緊的事了。料他既扔下了呂迎山,就說明其不會與柳黨為伍,當是圍柳賊的官署去了。交給他便可平安無事,我們何苦插手?”

    藍淵聽了,更是萬分的心急,不得不挑明瞭講了:“殿下,這事斷不能交付史修慎!此人與朝臣交結不多,並無休慼與共之情,而柳鎮年府上必捏有許多官員的把柄,鼠首兩端之人比比皆是,若在查抄時悉數交出,則人心愈發不固矣!應速速派我們的人去,先圍住相府,就什麼都好說了。”

    太子皺了皺眉,半信半疑地望向陳同袍。

    陳同袍微微點了幾下頭:“藍侍讀這番分析,實在是至明之理,但這個處置的辦法不甚合適。若史修慎早於我們去了,那一切便成了無用之功;若史修慎未去,我們又難以保證查抄的速度,萬一之後又有人參與進來,發覺了毀滅證據,抑或是藏匿證據的事實,豈不尷尬?”

    “那該如何是好?”藍淵十分鬱悶。

    陳同袍不緊不慢地說:“與其在查抄的時候費功夫,不如在審訊時多做些手腳。”

    “怎麼講?”

    “審理柳鎮年這樣的罪犯,當為大理寺與刑部在御前同審。大理寺的長官是過湘人,他算是我最信任的了,可以發動他帶頭鼓動群臣,提前開始審訊。不待證據一一送上,即給柳賊及其同黨定下了罪名,則那些破壞大臣之間團結的東西,將全無用武之地。到時候,無論是一把火燒掉,還是藏匿起來,就沒人能夠在意了。”

    “此計確實妙絕!”太子拍著雙膝讚歎道,“不過若要審訊,則必須帶柳鎮年本人前去,不知何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