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九十六章 攀權、附黨(一)

“那崔大人的事……”小吏抬頭瞅了瞅他們兩位。

“哦,崔大人的屍首派人收斂一下,”葉永甲回過神來,看著他道,“我幫忙出二十多兩銀子,給他打造一口上好棺槨,送到他家裡去。……只不知他家中情況如何?”

小吏又叩了遍頭:“回您的話,崔大人前些年沒了老妻和長子,只剩下一子一女。女兒崔氏死了丈夫,寡居在家,只有她弟弟崔乙掙得點錢,可惜只是個秀才,在城外辦學,教一教童蒙而已。”

葉永甲略發嘆息:“崔侍郎畢竟是你們多年的長官,今日一死,弄得家中沒了生計,如何可行?這樣吧,我多給他們十五兩銀子,令之料理生業。便著你去辦此事。”

“大人仁義如此,小的敬佩至極呀!”胥吏含著淚拜謝,“您的大恩大德,我一定要告知同僚們,使他們都對您是萬分的忠誠!”

“好了,好了,”葉永甲一揮手,“忠心是對皇上講的,不是對我。你快去吧。”

胥吏爬起身來,剛剛向外走了幾步,竟又慌亂地折返回來:“還有一個問題,他的位子誰替?”

“明暉光。”葉永甲一字一頓地說出這個名字,以防他聽不真切。

幾日來,清流們——即今日的陳黨,並不像外人所推測的那樣會展開一場大清算,反而較為平和地接管住了朝局,一切都在穩步地推進著。

兵變當日就被囚禁著的太監盧信忠,當然也被放了出來,幸而他在大帳中未受一絲損傷,只是綁得痛了些,最終還是平安地回到了內侍省。按照原先定下的計劃,他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跪在沈竟總管的屋門前,痛斥自己擅行干政的大罪,淚流滿面著,乞求沈公公的寬恕。

沈竟身為柳黨的心腹,在清流上臺後並未遭到驅逐,而依舊做他這個總管太監。其實他早已做好了殺頭的覺悟,可是被皇上力保了下來,才在大難中逃了一死。他雖一直對柳鎮年忠心耿耿、充滿感激,但此人畢竟已經倒臺了,再強求也沒什麼意義,故而識趣地低下了頭,甘當一個老實聽命的角色,方不致惶惶不可終日。因此,對於清流饒恕過了的盧太監,他也不敢大唱反調,只好從容地赦免了對方的一切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