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九十七章 拔才、擢臣(二)

崔乙正在志得意滿之際,哪能聽進明暉光的質疑聲,登時就板起臉來:“大人,這是葉尚書安排的,在下豈能干預?”

明暉光直直地看著他說:“你難道沒有自知之明?靠著異途為官,到底是不正之風,玷汙了家門,豈是小事?汝個後生,若不以修身養德為重,何能承世家之業,為一方表率?我勸你放下這些非分的想法,老老實實考上科舉,把聖賢之言再熟記幾遍。”

崔乙被他說得愈發惱怒,一張臉憋得通紅,當即作了個不服氣的揖,說道:“在下還是一介草民,知道聽葉尚書的命令,知道聽皇上的,卻不知這麼多天大的道理!”言訖,也不管對方作何反應,一轉身便徑直地走了出去。

明暉光倒沒有發太大的火,不屑地冷哼一聲後,依舊取來佛珠,嘴裡自言自語著:“葉大人真是昏了頭……這樣輕佻的人怎堪重任……”

到了一片黑的晚間,葉永甲書房的窗紙上卻還透著紅光,他今晚似乎是不打算回府了。眾官吏此時該散的也都散了,院子裡寂靜得很,蔡賢卿便從吏房拿了一枝蠟燭,慢慢走過去看他。

“您又是寫什麼奏書?”蔡賢卿把蠟燭推到書案跟前,四周更顯得亮堂了。

葉永甲正拿住毛筆在硯臺上一點,忽覺臉頰溫熱了些,回頭正望見他,“您之前說的,給崔龍懷奏請追贈。”

“這件事可以先擱置了,”蔡賢卿坐到一旁,“適才我問了一點中書省的消息,他們明日就要推選省臣。”

“是嗎。”葉永甲面無表情,但拈在手中的筆停留了頃刻,低頭一看,那一筆便寫得過於重了,墨水在紙上散開來。

“我想,陳同袍是真在提防我們了,”蔡賢卿顧自地說,“宿宗善是個無主見的人,突然開這一場會議,必然是他在幕後主導。如今柳黨已滅,其中的油水分得差不多了,有功俱賞,必與前番不同了。速行推選,必是欲趁人心尚穩之時,先弄兩個心腹上去,鞏固住自己的勢力。主動被他們掌握著,這是無奈之事,我們也只有連夜想個辦法,見招拆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