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九十七章 拔才、擢臣(三)

“所謂忠言逆耳利於行,”葉永甲回望了一眼蔡賢卿,笑著說,“我算是遇見一位諍諫之士了!此人雖有些迂闊,在這件事上所論失宜,但能冒犯直言,一片赤誠還是看得出來的。”

“那您應該更有決心了吧?”蔡賢卿反問道。

“有是有,”葉永甲沉吟著說,“然而明暉光方升侍郎之職,以往的官位不高,僅僅憑著門第,很難與人相爭。”

“莫把這個當做難事,”蔡賢卿搖手道,“過湘人那般年輕,照樣背靠著陳黨,榮升了參政。”

“吾等勢力,絕不可與之相較。”

“但我們可以見縫插針。”蔡賢卿壓低了聲音,把指頭往桌上一戳,“現在的宰相宿宗善耳根子軟,待人素來親和,若得以利用一下他,則大事可保萬全。”

“我等和他無甚交集,如何說動?”

“可找一個人來牽頭。比如,工部的郎中胡重廉。昔日我二人隨柳鎮年出巡河南時,鈕遠曾審出他和宿黨之間的端倪,想必不是空穴來風,可惜會議後來掉了頭,沒能把案子接著查下去。加之他在兵變那一夜被沈竟抓了去,基本可以斷定他與宿黨有過淵源。大人何不稍行嘗試?”

“或許已經晚了。明日下午就要推選,幾十雙眼睛盯著朝廷,不太好公然差人到他那裡去。”

“若是不派書辦胥吏,只在暗地裡差個草民去做,豈非神不知、鬼不覺?”

“你說的……”葉永甲略抬雙眉。

“就是崔乙。”

崔乙一大早便擺脫開繁多的應酬,辭了家裡,穿上一身白衣白帽,手捧著崔龍懷的遺表,隨周差役來到宮裡,一路口稱是要“為先父請奏追諡追贈,謀求蔭職”,故而禁衛們亦不加干涉,任著他在宮門內走動。

他先是走進了刑部衙門,到書房裡拜見了葉永甲,又被後者叮囑了幾遍,方才抽身出去,徑向工部而行。

“唉,胡郎中,”

胡重廉正在內院裡散步,忽覺肩頭上被人拍了一下,轉頭看去,是兩個書辦打著揖,諂笑著在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