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九十八章 羽集、宴計(二)

葉永甲與工部的兩位堂官聽罷,亦響應道:“伏望殿下推舉明暉光為省臣!”眾官員見了,個個面色駭然,連一向以‘忠直’著稱的曾粱也在人堆裡緘默無聲,只是警惕地左顧右盼,觀察目前的動向。

太子眼看無人反對,心中益發納罕,昂起脖子又看了一回,終是一樣的光景。別無他法,只好向眾人說道:“既無推舉他人者,那便選明暉光入中書省,加參政之職!”說罷,給身旁太監使了個眼色,幾名小太監便抬著一面方桌,研好了墨,鋪上了紙,容太子寫成奏章。

“這是推薦明侍郎進中書省的奏疏,”太子把寫好的文書一折,示與眾人看,“若同意的,就在下邊寫上名字,聯奏上陳。”

小太監恭敬地領了命,吩咐眾大臣依次來寫。太子緊緊地盯著奏紙,但那上面填的名字竟越來越多、密密麻麻,‘陳同袍’、‘曾粱’、‘葉永甲’……這些朝廷的重臣無一例外,只有少數幾位仍站立不動,不肯簽字。

太子帶著萬般的疑惑,收起了這封奏章,當即下令各自退朝,自己回宮準備面呈皇上。

“陳大人。”

陳同袍正在通往吏部的甬道上慢步走著,忽聽得背後有人叫他,一轉身,見正是新兼了御史中丞的葛明為,筆直地立在拱門之下。

“哦,您有什麼事?”陳同袍遠遠地打了個揖。

葛明為走向前來,漸漸顯出一副憂心忡忡的面孔:“陳大人,今日朝議,明暉光能夠推選,實屬莫名之事。看那個葉永甲如此支持,必是為其黨羽。為何您不去抗爭呢?”

陳同袍笑道:“不必這樣說。依彼之見,我們恐怕也會被視作結黨營私啊。”

葛明為把劍眉一豎:“不然!我等雖是結黨,卻不為私,為的是造福天下,執行聖人之道,乃世人所謂君子之黨,以道義而聚;至於那個葉永甲,我亦有所耳聞,平日所行,雖也口口聲聲黎民社稷,但卻欲以革新之名盡代今政,議論偏激至極,全無一點淳厚持平之心!這聖賢書大抵是學進狗肚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