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九十八章 羽集、宴計(五)

僅一人當然遠遠不夠,明暉光繼續依著恩威並施的手段,在翰林院廣招人才,甚有成效。匆匆幾日,就攏來了三位有真才實學的士子。第一個名喚董晟,字從明,乃是寒門出身,行事幹練,甚會揣摩人意;第二位名喚顧徵,好獻國策,議論開明;第三位名喚萬羽之,亦生於平常人家,熟稔兵書,好發高論,頗有灌夫罵座之氣。這三人性子皆不相同,志向卻絲毫不低,兼之年輕力壯,很快便被葉永甲賞識,一一保舉在兵、刑二部,安排些小的差事。只有呂廷賜一人進了御史臺,做了侍御史,準備將來再提為御史大夫,主管言路。

京城裡的眾官員看到葉永甲權勢如此之大,紛紛投入其帳下,獻媚者日漸增多;而那些早早歸附了陳黨的,也從此對葉永甲敬畏了幾分,不敢招惹了。

正當葉黨弄得風風火火之際,崔乙卻在家焦躁了起來。他每日都伸出指頭來數,數著數著,已到了七七四十九之日了。這正是他姐姐崔氏要進葉府的日子,可葉大人那裡毫無音訊,弄得他心煩意亂。只好按住性子又呆了幾日,依舊沒聽見周差役過來報信,他這回是實在忍不住了。當即辭了姐姐,脫下白帽,悄悄走到周哥家裡,問了備細。

“不是我說,崔主事這也太心急了些,”周差役直直地看著他,語重心長,“這個孝字最了不得,三年守孝,這是歷朝歷代定下的老規矩。您在這期間不念父母在天之靈,被人覺察了還怎麼脫身?過了三年,一切名正言順,豈不舒服?”

崔乙一擺手,嘆口氣說:“嗐,規矩是規矩,可我崔家的人還要活命啊!不盡快靠上葉大人那棵大樹,豈有在京城的立身之本?萬一……別聽錯了,我說的是萬一!萬一葉兵部撇下我姐姐,那我一輩子功不成、名不就,更對不住父親的在天之靈了。”

周差役撓撓鬍子:“是這樣。可你要日後做官,這方面的非議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