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橋明月夜 作品

第164章 防得住洪水,防不了人心

    陸天從猛地一震。

    這些時候,他收到了太多的奏摺,都記不清是什麼地方了,反正粗略地一串連,長江兩岸,無一處淨土,但此刻聽孫女這麼一說,他大腦中快速回憶,曲州,是受災極重的地方,但曲州治下的海寧……

    沒有消息!

    以前海寧可是重災區!

    曲州知州秦放翁每次都會上書朝廷,海寧流民死了多少多少,有多少多少人流離失所,朝廷該當賑災,可今年,他沒見到海寧的字樣!

    難道說今年海寧真的沒遭災?

    怎麼可能?

    江水奔湧,海寧地勢較低,誰有通天的本事讓江水改道?

    立即聯繫秦放翁……

    陸天從剛剛有這個準備,但很快就改變了主意,直接聯繫海寧楊知府。

    官印一亮,楊知府出現在他面前,微微鞠躬:“見過相爺,相爺親自見召,下官實在沒想到……”

    陸天從目光從楊知府身上越過,一下子就看到了他身後的江堤,一線筆直的江堤延伸向遠方,宛若無窮無盡,他的心頭大震,居然出現了這樣一條江堤,什麼時候修的?誰給批的經費?為什麼他不知道?如果不是看到長江那邊的一個彎道和名勝古蹟望江樓,他幾乎懷疑這裡不是海寧。筆趣庫

    “楊知府,你身後這是……”

    楊知府一回頭,再轉過來時笑了:“稟相爺,下官所站之地,乃是昔日的流民江灘,這道江堤是去年十月至十一月間修成的,因為沒用國庫的資金,所以下官也沒有向上峰彙報。”

    陸天從眉頭深鎖:“沒用國庫的資金?那是何人投資?”

    “江灘流民自己建的,當然,主要還是林蘇林三公子的功勞,他在此地建了三座工廠,免費提供了幾乎全部的物資,江灘流民出力,他出物資,最終成就了這麼一條宏偉的工程。”

    陸天從更驚:“這條江堤耗費之巨,本官能夠想象,他一人承擔?還有,象這樣的工程,怎麼可能區區一年間建成?到底是何等妙法?”

    楊知府笑了,相爺以為這江堤是石頭吧?並不是!海寧百里平原,哪有如此多的石料?這是三公子製造的一種新型材料,叫水泥!用來建防洪大堤真是神器啊,價格低廉,堅固如鐵,更大的好處是便於建造,這四十里江堤,說來相爺或許不信,它只用了一個月時間……

    陸天從大驚失色。

    一個月建成?

    價格低廉?

    天下洪災氾濫,每年雨季,都是全天下人的受苦日,如果這種建築神材能夠廣泛推行,那簡直是……

    他心潮起伏,就想第一時間去找林蘇。

    但是,多年為官,他還是非常沉穩的:“楊知府,你做得非常好!朝廷賑災馬上就前往各州各府,你速速將本府的損失報給秦知州,安撫好災民……”

    楊知府道:“相爺,南部十三州災情遍地,我這裡你就不必賑災了,我已經與林家達成了共識,明日起,就全府賑災。”

    “林家賑災?”陸天從臉色微微一沉:“楊知府,你也是為官多年,如何會犯這等忌諱?”

    災情面前,朝廷賑災才是正理,如果有哪個善戶想賑災,小打小敲的官府視你為善,如果範圍過大,就是大忌了。

    你想幹嘛?

    收買人心嗎?

    楊知府驚了,他似乎真的是有些被喜訊衝昏了頭,他剛剛跟林家老太太見了面,老太太真的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啊,一聽說海寧有大量災民,立刻表示,林家可以承擔十萬兩白銀的賑災,反正三郎會賺錢,他不總是說老孃敗家嗎?老孃也不能只頂著個敗家的名不幹敗家的事啊……

    當場把幾個丫頭都樂得笑開了。

    楊知府也被刺激到了。

    但現在聽相爺這麼一說,也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別家還好辦,林家可是很

    敏感的,需要知道林蘇名揚天下的第一首詩就有反詩之嫌,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四十州……

    我靠!這詩不是反詩,楊知府都不服!

    如果如今以他一家之力,賑一府之災,那滿府的人,會不念他林家的好?

    楊知府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感謝相爺提醒,拜謝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