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橋明月夜 作品

第885章 給煙雨樓挖個大坑

 
這一趟行程,萬里之遙。

 
這一趟行程,於她的心路亦有萬里。

 
她第一次看到了農人腳下的黃土地,她第一次知道牛鈴的悠揚婉轉如歌。

 
她第一次見到了真正的戰場,聽到了狂風捲起戰旗的鐵血雄音,亦聽到了生殺予奪的戰鼓錚錚。

 
她第一次看到了他二泉映月描繪的場景,真的有瞎子深夜走在雨巷,手中的柺杖敲擊冰冷的青石路面,充滿命運的不公也有命運的不甘。

 
她第一次在碼頭,聽到了離人淚後的那聲聲嘆息……

 
世間之樂,真的不在陽春白雪之巔,世人之樂,真的在黃土之上,在莊戶之間,在血色戰場也在離人淚後。

 
而今夜,在這充滿歷史滄桑的零丁洋上,在這月光如水之下,她再次聽到了他的妙音,這又是一首與原來音樂完全不同的音樂,與月色交融,與心意交融……

 
零丁洋大概醉了,因為它不再翻波。

 
他身邊的女人大概醉了,因為她的眼波隔著百里風姬也能看得清楚。

 
自己呢?有沒有醉?

 
風姬必須承認,這個問題暫時沒有答案……

 
千里零丁洋似乎在這一曲中走到了盡頭,遠方的零丁別院快速拉到了腳下,畢玄機眼睛輕輕睜開:“這趟行程,你以哪裡作為起點?”

 
“就以這零丁別院為起點!”林蘇道。

 
“那以哪裡為終點?”

 
“人世間之行事,往往都是一個循環,我依然以它為終點!”林蘇道。

 
“去吧!我在這裡看著你,也在這裡等你!”畢玄機目光抬起……

 
林蘇瞅著她的眼神輕輕一笑:“不要太想我,我怕誤了你的禪心。”

 
話音落,人已遠去,空中輕輕揮手,轉眼間破入蒼穹。

 
畢玄機白眼翻給天空看,你個臭蛋,臨分手了來這一手,你有本事你早點說啊,瞧我怎麼懟你!

 
誤我的禪心,那也得我有啊

 
……

 
林蘇從零丁別院起步,平步青雲直飛京城。

 
次日午後,林蘇到達。

 
京城門內,一個身著粗布衣衫的漢子在他面前躬身:“公子……陛下有請!”

 
林蘇睜大了眼睛看看天,看看地,看看他:“將軍,你這是……”

 
站在他面前的,赫然是城守將軍!

 
這城守將軍打扮不象個將軍,而象個跟婆娘潑天潑地剛剛打過一架被逐出家門的莊戶漢子,衣衫不整啊,且不說沒有穿城守的盔甲,就連裡面的衣服都沒穿整齊。

 
城守將軍抬頭,呵呵呵呵……

 
“王爺不要末將暴露王爺的身份,陛下卻要末將一見到王爺就迎王爺入紫金閣,是故,末將一見到王爺,立刻就扯掉身上的盔甲,暗地裡與王爺相見……衣衫不整,王爺見笑,王爺見笑……”

 
林蘇哐地一巴掌拍在自己額頭:“將軍你也太實誠了吧?行了,你的信也傳到了,以後我也不要你為難,陛下的指令,我記在心頭,以後一回京就直接去紫金閣行了吧?”

 
守城將軍再次呵呵呵呵……

 
林蘇腳下一點,升了空,入了皇宮,下一刻,紫金閣閣門大開,姬廣一步踏出,滿面紅光:“兄弟……”

 
空中人影一落,閣心從天而降,手輕輕一揮,所有的丫頭侍女盡數躬身而退,閣心、姬廣將林蘇迎入紫金閣,閣心挺著大肚皮給林蘇倒茶,讓林蘇真正有了幾分感動:“陛下,以後能不能不讓娘娘如此?蘇承受不起啊。”

 
姬廣哈哈大笑:“這是你嫂子的一番心意,可不是我安排的。”

 
閣心微笑道:“三公子此番入大隅,鼎定大蒼之千秋功績,陛下無以為報,閣心也唯有親手侍茶,才能代陛下致敬三公子。”

 
“大隅那邊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林蘇坐了下來。

 
“勁爆到如此程度的大事,李熾即便想瞞,也根本瞞不住的!”姬廣道:“大隅取消三屆科考,乃是九國十三州建國以來,從未有過之事,經此一役,大蒼國與大隅國的六百年較量,真正實現了國運的逆轉……”

 
“接下來,大隅那邊將會有無數學子前來我大蒼參試,陛下,朝堂可有異聲?”

 
姬廣緩緩點頭:“異聲自然是有,在一般人慣性思維之中,大蒼進士名額只限於大蒼學子,任何一個外來人分享之,都不可接受,但是,章大學士、陳更院長昨夜朝會之時已經明確講解了此局大棋的關鍵要害,這群學子一旦入我大蒼,從此就是大蒼之人,於文道是開枝散葉,於國運是大蒼崛起之關鍵,眾臣已被說服,目前未見雜音。”

 
“如此就好!陛下需要詳細作好安排。”

 
姬廣點頭:“我已將旨意傳給李清泉和厲嘯天,但凡大隅那邊過來投誠之人,認真查驗,只要是真心投誠者,一律妥善安置,是民者,安於晉地,有資格參加科考者,註冊登記,待到科考開考之前,於文淵閣發下天道誓言,效忠於我大蒼,即可取得參考資格……”

 
他的安排詳細而又具體,有強烈的可操作性,同時也堵截了假投誠的種種漏洞,顯然是姬廣和各位大臣共同參詳的結果。

 
林蘇認真覆盤,確認這套方案的可行性,他的目光慢慢抬起:“此事,文廟那邊有何反響?”

 
文廟?

 
莫名把控的文廟?

 
姬廣笑了:“昨日的朝會,打更人在場!她主動過來的!”

 
嗯?

 
林蘇目光中有幾許神秘的意味……

 
莫名參加大朝會,不尋常!

 
雖然說這次大朝會,議論的事情是大隅學子參與大蒼科考之事,涉及一國學子科考路通與不通,於文道之上事已通天,重得無與倫比,作為以文道為唯一正途的文廟打更人,參與這種大會很有必要。

 
但是,事情就怕但是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