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橋明月夜 作品

第970章 示敵以強

當年,兵聖失陷異域,兵城遭劫,異域大軍入侵,儒聖提筆寫下一個“止”字,擋了異域大軍,也給這座千年兵城定了調,從此這座兵城變成儒家城池止城。





而今日,兵聖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止”城重新改成了“兵”城。





這是從儒家手中重新搶回他的地盤嗎?





這是大道爭鋒最直白的信號!





相對於這個而言,林蘇的生死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哪怕他們以及聖殿各宮很早就有一條預案,萬一林蘇從異域回來,以“通敵”之罪將他拿下,汙其文名,斷其文根,以除其禍。





但是,如今這條預案已經廢了。





因為他的生死微不足道!





因為三重天上的浪濤,會掩蓋所有的小爭端……





在這種強烈的刺激之下,眾人完全忽視了另一件事情,那就是林蘇已經破入天道準聖!他其實有資格跟兵聖站在一起,接受眾人的跪拜。





天道準聖,不是聖,但是卻也不同於一般準聖,他這個準聖是天道授與的,所以,他不是任何一個聖人的部下,他只是天道的部下。





如果將天道比成皇帝的話,所有聖人都是天道的一品大員,而他,大概相當於殿前的從一品。





他的天道準聖,不是在聖殿破的,是在異域。





異域那邊的信息,沒有傳入聖殿。





所以,無所不能的聖人,竟然沒有一人知道林蘇已經破入天道準聖。





其他人,更加不知道。





即便是在林蘇破準聖的異域現場,也對此事雲山霧罩,面對的是他們根本不熟悉的文道準聖,而且同步伴隨著三大聖人的隕落,兵聖破困而出,勁爆的事兒一大堆,越傳越邪乎,幾人會在意一個準聖的破境?





林蘇出了兵城,踏上了回聖殿之路,他其實可以三兩步走完全部的路程,他如果願意,他甚至可以跟兵聖保持同樣的步調。





但是,他依然坐著一條金色的文舟,悠然而過。





因為三重天大浪將起,有些戰爭策略還是很微妙的。





兵聖迴歸,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兵聖和他共同確定了一個基調,就是示強!





兵道之法則,虛者實之,實者虛之,強弱轉換,存乎一心!





誘敵之時,以弱示之,懾敵之時,以強示之。





什麼意思?





當你自身很強悍的時候,你可以裝得很弱,突然之間發起絕命一擊,致敵於死地,兵聖當年就是這麼幹的,他在昊天面前示弱,讓昊天吞下自己的聖格,然後,發起致命一擊,殺掉昊天!





殺掉昊天之後,他偽裝成昊天。





這偽裝其實也有很大的風險,因為那是一個黑暗叢林,所有人都捕捉著別人的頹態,一旦暴露虛弱的本質,迎來的就是死!





異域諸聖都在猜測,這位昊天聖人,拿下如此硬的骨頭兵聖,是不是也是兩敗俱傷?





在那種情況下,兵聖示強!





他的昊天峰聖機始終充足得很,他一幅雲淡風輕的樣子讓人完全捉摸不定,他以白髮為基,打造四大準聖,馳名天下,以劍說話,充分展示昊天宗的強勢與霸道,同時還散發消息,稱昊天能殺兵聖,就是至聖,這些消息傳得多了,諸聖對於昊天就慢慢有了一種敬畏。就更加不敢輕動了。





這就是示強帶來的好處。





但是,示強並非真強,兵聖的聖力也並非無窮無盡,千年不出山,也總不可避免地給眾人很不好的聯想,有跡象顯示,當日的兵聖,想維持這份假繁榮,其實非常不容易。





而在這個時候,有了一個轉機。





林蘇激活了未央筆,而且取得了兵聖遺留在人間的一滴夜墨。





兵聖借了這支筆,借這支筆上的純正聖力,維持他的假繁榮。





這就是兵聖當時借筆的根本原因。





林蘇這隻小蝴蝶,在遙遠東海扇動的這對小翅膀,第一次將風颳進了異域。





而如今,這支筆還在兵聖手中。





兵聖借筆,一借不還——這支筆本屬兵聖,他拿回其實不算是借,但誰讓這老頭嘴欠?當時非說是借呢?





至少眼前還不得。





為什麼?





因為示強之路還在繼續……





兵聖返回三重天,三重天波濤百萬裡……





別看三重天無比的平和,別看他的迴歸,十七聖同迎,就象是一堆兄弟歡迎戰友迴歸,但是,這三重天,照樣是黑暗叢林!





只要兵聖暴露他聖格不全的現狀,他的對手們,就有機可乘,而且是大得無與倫比的機!甚至比千年前的機,還大十倍百倍。





因為千年前的兵聖,論個人戰力,穩居第一梯隊,整個三重天,大概也只有儒聖能與他抗衡。





而如今的兵聖,真正的實力乃是諸聖中最末的一環,殺異域三聖,靠的並不是他的底蘊,而是林蘇與兵聖的合力,單憑林蘇,殺不了任何一個聖人,單憑兵聖,殺不了任何一個聖人,但林蘇的天道之劍配合兵聖全部的聖力,就變異了!類似於“天罰”。





示強者,從頭到尾,演戲者,必演全套。





所以,兵聖才在止城的第一步,就亮劍!





他改止城為兵城,是向他千年前的終極對手儒聖亮劍!





狹路相逢,勇者勝!





他敢亮劍,儒聖就需要問自己一個為什麼!





他也會調查異域那邊發生了什麼。





這一調查,他會震驚!





因為兵聖返聖殿的當日,怒斬三名聖人(沒有人將這三名聖人之死與林蘇掛鉤,哪怕當日另有聖人在場,親眼見到林蘇的出手,也會自然歸入兵聖身上,因為天道鴻溝擺在那裡,準聖跟聖,不可同日而語)!





這震動九天十地的大消息只要傳入聖殿,三重天上的風就會冷一百度!





眾人絕對不會懷疑兵聖聖格有損,而只會認為,他的戰力,遠強於千年前!





世間事,就是這樣,道理永遠在槍炮射程之內,敢戰才能止戰,唯有強烈到極點的戰意,唯有強烈到極點的震懾,才能讓所有人都回到桌面,遵守既定的遊戲規則。





這是一個微妙的強弱態勢。





但歸根結底還是假繁榮,甚至可以說是空城計。





空城計是經不起試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