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島 作品

第55章

    所以說,詠福縣和整個謎題是無關的。

    與此同時,這些記錄相互之間的印證也增加了資料整體的可信度。其實,那信息量入煙海般浩大的縣誌已經將這網站資料的可信度乃至權威度提升了很多。

    ……

    清乾隆版本的《詠福縣誌》很難查詢,因而也很難查詢菜籃公的信息了。不過從另一處細節來看,百科上提供的菜籃公信息來源並不可靠,因為該版本的《詠福縣誌》只有十卷,而百科上引用的是第十二卷。

    運河島繼續一條一條記錄地看下去。

    終於到了記載梧同鄉信息的條目。

    第一句話說…梧同鄉位於詠泰縣南部。然而在縣誌裡,梧同鄉出現在“中”的記錄裡…

    之後記載說,梧同還是縣裡的水運港口之一。同一句話裡還說了,梧同在清末時是該縣中區的商業中心。所以從縣的角度看,確實是在中區,雖然它自己介紹的時候說在南部。

    縣裡還有個天然岩石構成的“聖公洞”。大概是這樣了。

    再快速翻過了大量的細枝末節的記錄,運河島終於翻到了這本縣誌的概述。這其實是應該在最開始看的,奈何運河島沒有辦法順序瀏覽這本縣誌,只能順著搜索一條一條看,閱讀順序也就無從把握了。

    第一句話就打散了一個重要謎團,“詠泰建縣於唐詠泰二年(766年)。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因避哲宗陵諱,改稱詠福縣。民國3年(1914年),因與西廣省詠福縣重名,又恢復詠泰縣名。”

    原來如此。

    過去的詠福,是現在的詠泰,同時還是更遙遠的過去的詠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