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島 作品

第十七章 硬核傳說

就這樣。

說起來,我一直覺得‘苦力怕’這個翻譯十分奇怪,和大多數生物的翻譯對比起來,其風格顯得格格不入。

絕大多數生物憑藉名字能大概猜測究竟是什麼,或者想象一下樣子,比如豬靈,比如潛影貝,比如溺屍。

而‘苦力怕’單憑名字都無法判定到底是什麼性質,是方塊,是生物,還是建築,或者是狀態效果?

對應起來的英文名字給與的提示就多得多。苦力怕的英文是creeper,後面的er說明了種類,就是它是一種生物。而這個詞本身也可以透露不少信息,它和creepy這個詞很接近,而creepy這個詞有令人害怕之意,故而可以基本判斷creeper是一種令人害怕的生物。

這個翻譯裡,比較能體現這一點的大概是那個‘怕’字了,前面的‘苦力’兩字大概只是音譯吧,模擬原來英文名稱的發音。

也許可以有更加貼合的翻譯,不過苦力怕這個名字應該已經用了有一陣了,大概保持原狀更加合適吧?

也許這個翻譯有風格的因素在裡面?

我一直對朱自清提到的‘梵婀玲’,也就是小提琴的一種翻譯,感到印象深刻,因為單看名字遠不如‘小提琴’那麼明確地傳達出了樂器的屬性,根本看不出名字指代的物品是什麼。

也不知道他當時使用‘梵婀玲’這個詞究竟是因為當時只有這種翻譯,他只知道這種翻譯,還是因為顧及到了整體行文的風格?

還有‘士多啤梨’,第一次見到這個叫法著實讓我困惑了幾秒鐘,之所以是幾秒鐘,是因為它出現在了一道甜品菜單上,而旁邊的配圖裡是草莓。

英文‘strawberry’被直接音譯了,大概就是‘s(士)-traw(多)-be(啤)-rry(梨)’。

真是古怪。

大概類似的狀況是有不少的,比如沙發(sofa)。

可能在音譯和意譯之間存在著某種微妙的選擇,或者某種機緣巧合,於是有的音譯,有的意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