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島 作品

陽之初體驗

今天並不是陽的第一天,但今天測了抗原,兩道槓。

這結果完全不在意料之外,如果沒陽反而會奇怪。

上週日的時候父親突然開始發燒,上午出門回來之後很快就接近39度,下午的時候則超過了。

前一天的時候他還什麼症狀都沒有,當天早起也只是覺得沒睡好,出門回來後突然就病倒了。

在那之前,他的單位已經陸陸續續有多人因病發燒不來上班了。考慮到上週的時候學車的那群人除了我全都中招了,用到處都是病毒來形容外部環境大概不算誇張。我想我們心裡都清楚我們會陽是遲早的事,而且是防都防不住的那種,只不過誰都沒說。

那段時間我們是有加強防護的,出門回來之後都會噴酒精,買來的東西也都噴一遍,這大概拖延了一些時間,然而這終究還是有限度的。

第一個中招的不是父親就是我:如果繼續練車,可能是我;如果不學,基本是他。

練車的時候很難一直保持防護,因為戴口罩時眼鏡上會起霧,即使是貼緊的n95也只能是起霧少些而不是沒有,而駕考的時候直接是要求摘掉口罩。

而父親每天在單位更難以保持時刻的防護了,總是要喝水和進食的,又需要和同事一起工作。

而一旦一個人中招,三人全中是遲早的事。

家裡是沒法完全隔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衛生間只有一個,一個普通的衛生間,沒有紫外線燈或者其他消毒措施。

各個房間之間也沒法做到氣密或者空氣消毒,即使他一直待在臥室,也沒有太大意義。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即使全家都沒感染,只要鄰居有感染的,那防護就需要提升一個等級,比如水封下水道口防止氣溶膠、關閉窗戶等,而這很難長久保持。

不過這只是重要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我們選擇仍然照舊生活,沒打算隔離他。吃飯依舊要吃,睡覺依舊要睡,我們中也沒有誰需要額外注意不要感染。

他生病了之後,我們在照顧他,平時可以保持一些距離,但需要的時候就會靠近。

母親照例和他在同一張床上休息,我們一家照例在同一張桌子上吃飯。

既然吃飯睡覺不戴口罩,平時也就不戴了。

在這段時間裡,母親使用過各種通過不同渠道瞭解到的方法來預防和治療。

父親中招之前,她就開始天天用不同食材煮茶,這段時間一直如此。

有蔥薑蒜水,蔥是帶著根的,這飲料喝起來像是沒有放肉的燉肉湯。

有紅棗梨陳皮水,這是帶點酸甜的水果味。

有桑黃水,喝著像竹蓀。

有沙參和貝母,味道比較淡,貝母看上去有些像薏米。

還有梨橙子紅棗紅糖水,紅糖多的時候甜味足些,後來續杯的時候沒有再放糖甜味就淡了,橙子煮久了會脫粒,倒在杯子裡像一種名為“果粒橙”的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