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ad 作品

第八百二十八章 銀毒何解?

 泰西商人用當地不值錢的白銀來換取大明的財貨,然後自己去泰西賺取高價金幣。而後又因為大明現在銀毒氾濫,金貴銀賤,又可以用賺來的金幣換更多的白銀,買更多的大明財貨。 

 在這個交易過程中,就因為大明使用白銀,直接導致大明裡外裡虧了兩次,出口少賺錢,進口成本更高。而這種幣制不同,還導致大明的商人在泰西購買不便,進而壓縮了進口貨物。 

 泰西人拿著大明的銀子是能夠大量採購實際貨物的,而大明人賺了銀子卻什麼都難以買到。只能幹拿錢。除非大明商人鐵了心定居番邦,否則其最佳的策略必然是趕緊將白銀拿回國內,完成採購,以避免以後白銀增多,銀賤貨貴的風險,這無疑又加劇了銀毒。 

 整個奏疏簽名是海瑞與經濟大學堂貨幣學課題組 

 而內容結構上,既有傳統的儒學說理微言大義,又有新學的算學代數推導,還有詳實的白銀流入流出與物價等相關資料月度數據,甚至還有後附了一個相關性驗證。 

 這麼大費周章,總之就是一句話,大明拿實物財富去換泰西缺乏購買力的白銀吃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