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九變 作品

第二百一十四章 自作聰明的二貝勒!

界嶺口兩側的山峰高聳、林木眾多,如果一點一點搜索的話,起碼要用大半天時間,那個時候,三路明軍早就追上來了。

怎麼辦?

權衡利弊之後,阿敏認為自己之前的選擇沒有錯,這裡不可能有埋伏的,因此只派出了兩小隊士兵,簡單的搜索了幾個小山頭,見沒有什麼問題,就下達了過關的命令。

話又說回來了,阿敏畢竟久經沙場,軍事經驗極為豐富,沒有帶領人馬一窩蜂的闖關,而是分成前、中、後三隊,來了個一字長蛇陣!

將行軍隊列拉長,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避免了道路擁堵,可以加快通關速度。

二是前後呼應,更加安全,其勢如常山之蛇,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就是這個意思了。

……

“啟稟貝勒爺,前軍順利過關!”

“好,傳令中軍,隨本貝勒過關,後軍跟上!”

“喳!”

得知前鋒人馬順利通過了,阿敏最後一點擔心也放下了,而後親領中軍過關。

那知走到道路中段之時,兩側山峰上突然響起了嘹亮的號角聲,接著從山坳裡、草叢中、大樹上……躍出很多手持白色長槍的士兵,如下山猛虎一般衝了下來。

“嗚嗚……殺呀!”

“不好,中埋伏了,愛爾禮,帶領人馬擋住他們,其餘人馬速速通行!”

“喳,勇士們,跟我來,擋住明軍!”

“該死的,這裡怎麼會有埋伏呢……奸詐小人,害我不淺,等我回去的,早晚跟你算總賬!”

眼見中了埋伏,阿敏是又氣又惱,並破口大罵起來。

氣惱的是,在選擇撤退道路之時,自己明明做出了正確選擇,怎麼還是中了明軍的埋伏,這是明軍太狡猾了,還是自己自作聰明瞭?

罵的則不是明軍,而是自己的堂弟—皇太極!

為何要罵皇太極呢?

原來女真大軍撤走之時,阿敏根本不願留守四城,因為阿敏知道,僅憑兩萬多人馬,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守住位於大明境內的灤州、遷安、遵化、永平四城的。

強行堅守,只有死路一條!

可皇太極聯合了其他貝勒,不斷進行施壓,阿敏獨木難支,只能違心的答應了負責留守四城。

如果皇太極不逼迫,自己就不會留下了。

如果沒有留下,就不會選錯道路。

如果沒選錯道路,就不會中明軍的埋伏。

因此一切事情的根源,還是在皇太極身上,自然要罵他了!

可事已至此,罵人無用,還是想辦法突圍吧!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