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十四章照亮前途

    “而且這是榮譽性質的獎賞,讓大宋上至君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看到他們便肅然起敬。黥面刺字一類的事情,再不復存於我大宋軍中。”

    給士兵臉上刺字,一直是大宋軍隊最悲涼的傷疤。以神武右軍的功勳,以這支軍隊的榮譽,擺脫刺字命運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岳飛只是不明白官家打算怎麼給軍隊賞以榮譽。

    趙桓詳細說道:“朕打算給這一戰倖存的所有將士頒發帝都勳章,在百萬東京百姓面前,獎賞他們的功績。”

    “勳章有何意義?”岳飛問道。

    “激勵將士信念,讓他們牢記,他們曾經用生命,用鮮血,不計生死,不計代價的守衛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這是最大的意義。”趙桓面容堅毅。

    若一份事業,你曾經用生命去守護,用鮮血去捍衛。那這就是你的第二條生命,是支撐你一生的信仰啊。任何人意圖毀滅這個國家,都是要取你性命,怎麼會不跟他生死相搏呢?

    隨後趙桓一笑,說道:“當然,這很唯心,雖然也很真實,卻不足以激勵每個士卒,實實在在的物質獎勵,朕也不會缺。”

    “帝都勳章擁有者曾為這國家社稷立功立勳,只要在大宋境內,便擁有諸多特權。在軍中,若其符合軍官、士官條件優先錄用。退役後,若參與科舉,成績進位一等。即便作個富家翁,也能夠見官不拜,向朕上奏朝政。其子弟皆可入太學就讀,參與科舉可免本縣資格審查,直接保送至州參與複核。(宋代科舉解試要各縣對本地士子的資格等進行審查,送到州參與複核)”

    總之一個原則,將他們的利益與國家深度捆綁。

    他們的浴血奮戰成就了這個國家、民族,之後這個強盛的國家、民族將回報他們利益。

    衛國與保家利益一致,戰爭與榮譽相統一。

    “除了勳章,朕還打算推行功勳、榮譽制度。士卒在軍隊立功越多,榮譽越多,其退役時,津貼也就越多。當然若是其在軍中曾經作奸犯科、違法亂紀甚至臨陣脫逃,其津貼將急劇下降,甚至取締。而且不允許其參與科舉,子弟不允許為官為吏。”

    “津貼?”岳飛訝異了瞬間,軍中施行徵兵制,是沒有軍餉的。

    趙桓笑著說道:“津貼不發給普通士兵,只發給立有榮譽的士卒與士官、軍官。以此來激勵士卒,力爭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