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九十九章不戰而屈人之兵

    可是這一切又真的不是他有意為之。

    他只是將宋朝境內發生的事情如實的傳回了國內,並“稍微”添加了一些自己的見解和對局勢的分析。

    東京與西夏相距甚遠,即便西夏信使跑斷了腿,也只有兩次交流機會。

    可正是這兩次交流期間,發生了一系列讓謀寧克任誤判局勢的事情。

    首先就是金軍氣勢洶洶的揮兵南下,十餘萬大軍兵分三路南下,似有躬擐甲冑,破師滅國之志。

    當是時,所有西夏使節都認為大金還是佔據了無與倫比的戰略優勢。攻守進退,隨心自如。

    宋朝只能勉強應對,一路丟疆棄土,就跟當年與西夏戰事一樣。

    恰逢當時發生了震動整個東京城的神武右軍敗績事件。當世所有人都清楚,神武右軍是大宋最精銳的禁軍,代表了大宋武力的巔峰。

    結果神武右軍居然敗給了一群泥腿子盜匪!導致東京滿城震動。西夏使節親眼目睹東京城內家家有哭泣之聲的情況。

    雖然大宋朝廷一再宣稱,神武右軍只損失了一個指揮,但西夏人無論如何都不肯相信,認為這是宋國朝廷的安撫輿情,控制局勢。

    所以謀寧克任向西夏傳回了宋軍戰力堪憂,大金氣吞萬里如虎的情報。

    認為助金國滅宋,很可能導致重蹈宋國海上之盟的覆轍。與金軍結盟,無異於與虎謀皮。

    雖然後來神武右軍的確是雷霆掃滅了江南叛軍,但河北戰場又發生了震驚朝野的饒安之戰,大宋在河北的東路軍全軍覆沒!

    這使謀寧克任在第二次給境內回信時,濃墨重彩的強調了這次戰敗,以佐證自己對兩國強弱的分析。

    也正是因為這兩次強有力的引導,使西夏作出了最終決策,認為宋朝依舊軟弱,可以親近聯盟。

    畢竟西夏境內希望與宋朝互市的大有人在。

    與宋朝貿易,能夠極大改善整個西夏的民生,尤其提升君王將相,貴族王侯們的生活品質。

    被宋朝封鎖了那麼多年,西夏內部早已過夠了苦日子,迫切的希望能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