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五十一章火槍陣列

    不是十字軍懦弱不堪,士氣低下。而是這恐怖的殺傷效果已經足以摧毀任何正常人的意志和勇氣。

    三百多人,在長街上排開,足足有數十米厚。

    這是個什麼概念,如果是在學校教學樓的走廊上,也就意味著六到七個班級的學生,瞬間被清空了。

    一名後排學生站在走廊中間,還不清楚前方發生了什麼,就見到前面密密麻麻的人頭頃刻間全部倒下,殘骸遍地,汙穢狼藉。自己同一級的熟悉的面孔幾乎徹底死絕,偶爾沒有死去的也在滿是鮮血的地面上正痛苦哀嚎,極力想堵住自己胸口的碎洞,想把汙穢的腸子塞回身體。

    整個陣列就只剩下自己一個人還活著,而生者也清楚,只要自己再往前,幾秒後也會落得跟這些熟悉面孔一樣的下場。

    這種情況下,有幾個人還敢繼續向前衝擊?

    逃兵是正常人的反應,能穩住陣列不動的,需要極大勇氣和無與倫比的軍紀。

    而軍紀,顯然是強盜般的十字軍所不具備的品質。

    耶路撒冷國王富爾克不甘心就此認命,一次次組織士兵重整陣列,試圖重新衝擊宋軍的方陣。

    可是每次都遭遇了相同的重創,在宋軍強大的火力面前,人肉衝鋒根本就是在送死,在被慘烈屠殺。

    而除了宋軍,清教的聖戰士也狂熱的湧進了這座城市。

    這座清教聖城,時隔數十年,再一次回到了他們的掌控之中!

    好消息源源不斷地向城外傳來。

    “稟使相,聯軍已經收復聖殿山,這裡是三教地聖地。”

    “稟使相,我軍已攻至哭牆。泰西人認為這是亞歐大陸地分界線,我軍已經攻入歐洲境內。從此沒有歐亞之分,只有我大宋疆域以及疆外之地。”

    “稟使相,聯軍已收復岩石圓頂,這裡是清教的寺廟聖地。”

    “稟使相,我軍已攻至大衛塔,這裡是耶路撒冷城的最高處,距今有一千五百年曆史。十字軍頑固之徒,正在此處作困獸之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