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茶客 作品

第二百三十章 收兵

    殷湛沒有說話,抱起酒罈來遙遙對著姬蘅敬了一敬,仰頭把酒喝了個乾乾淨淨。

    姬蘅笑盈盈的舉杯對飲,他的動作優雅從容,和殷湛的粗豪截然不同。兩種截然不同的風采,卻有種詭異的契合。

    “殷之黎應當準備起兵了吧。”一杯酒飲盡,姬蘅放下酒盅,漫不經心的問道:“讓我想想,今夜你除了我,宮裡有太后,皇上就像是拔了牙的老虎,任你擺佈,殷之黎從青州起兵,以長河為界,就算暫且攻不下燕京,也可以立新朝為南燕。就是不知道夏郡王的封號是什麼,這皇帝由夏郡王來做,還是殷之黎來做?”

    殷湛面色不變,笑道:“我若活著,就由我來做。我若死了,就由我兒來做!”

    “那你不妨猜猜,今夜你是死是活?”

    他的尾音仍然溫柔,劍拔弩張的氣氛裡,只有他泰然自若。殷湛道:“肅國公以為?”

    “臨走之前,我卜了一卦,卦象說,大難不死不必有後福。”姬蘅輕描淡寫道:“我看,至少今夜我是不用死了。”

    殷湛笑言:“肅國公慣來自信。”

    今夜這座紅樓裡,殺機重重,不知有幾個十面埋伏將要上演。然而即便知道是陷阱,兩人都要心甘情願前來。因為只有對方互為誘餌,以身犯險,才會有接近對方的可能。而之所以不惜冒險也要前來,目的也只有一個,就是置對方於死地。只要對方活著,他們彼此就不能安心。

    眼中釘肉中刺,就要乾脆利落的拔掉。如果沒能拔掉死在這裡,也算死得其所。最壞不過兩敗俱傷,同歸於盡。

    虞姬走到了賬外,仰頭唱道:“看大王在帳中合衣睡穩,我這裡出賬外且散愁情。輕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頭見碧落月色清明。看,雲斂晴空,冰輪乍湧,好一派清秋光景!”

    姬蘅舉杯,看著手裡的酒盅,淡道:“我不死,今夜就先殺夏郡王,再以太后性命威脅殷之黎,殷之黎自投羅網,再殺殷之黎。你殷家的兵馬,降者收歸,不降者殺滅。”

    “肅國公太年輕,想的太簡單。我以性命為我兒開闢道路,我兒必不會因太后而自投羅網,再者,你未免太小看柔嘉了。”他輕嘆一聲,彷彿一個和善的長輩聽了不知深淺的小輩的話,半是好笑半是解釋,“至於我殷家的兵馬,降者無一人。”

    “那就更簡單了。”姬蘅淡淡一笑,“我先殺你,再殺太后,再殺殷之黎,最後殺盡十萬殷家兵。”

    “肅國公當心殺孽太重。”

    姬蘅眉一挑,“那又如何?我這個人,命硬。”

    就此沉默。

    殷湛再開一罈新酒,仰頭灌下。

    那虞姬唱腔悠長:“我一人在此間自思自忖,猛聽得敵營內有楚國歌聲。哎呀,且住!怎麼敵人寨內竟有楚國歌聲,這是什麼緣故?我想此事定有蹊蹺,不免進帳報與大王知道。”

    姬蘅彈指間,看也不看,扇子上幾粒珍珠從二樓飛落,繼續落在那隻翠色瓷碗中。珍珠襯著碧玉,盈盈流光。

    殷湛灑然一笑,他道:“不說,喝酒!”

    姬蘅拿起酒壺。

    一人優雅,一人粗豪,一人從容,一人放肆。倒也是一副好景象,滿座賓客安靜,彷彿天下間陡然無聲,只有戲臺上的人們,不知疲倦的演著悲歡離合。

    這是一場早就心知肚明的埋伏刺殺,彼此都知道對方有後手,只是不知何時開始,何時結束。

    直到殷湛喝到了最後一罈酒,他單手提著酒罈,笑容爽朗英俊,彷彿還是當年那麼在沙場上英勇無畏的昭德將軍,然而就在那一瞬間——

    他猛地出手衝向姬蘅!

    姬蘅似乎早有所覺,把玩摺扇的動作絲毫不動,連人帶椅往後退去,恰好避開殷湛的刀芒!

    剎那間,滿座賓客,拍案而起,兵兵乓乓,各自打作一團。中間便是殷湛和姬蘅二人,一人甲衣粗糲,一人紅衣翩躚。誰也奈何不了誰。

    殷湛的武器是刀,刀看上去極重,刀柄雕著一隻猙獰的狼頭,被他揮動的時候卻輕如鴻毛。他瞧不上姬蘅的那把金絲摺扇,朗聲笑道:“世侄,你的武器未免脂粉氣息太濃了些!”

    姬蘅淡笑:“好用就行。”那扇子開合間,從殷湛的身邊掠過,殷湛的臉上,頓時多了一絲血痕。

    他毫不在意的抹掉那把血痕,道:“這暗器真陰毒!”

    “畢竟世叔的卑鄙,爹孃已經領教過,做侄子的可不敢掉以輕心。”姬蘅懶懶的回道。

    刀芒如銀雪,襯的狼頭也殺氣十足,大約是因為是跟在殷湛上過戰場的刀,刀下亡魂無數,刀也是凶神惡煞的。然而和刀糾纏在一起的卻又是一把華麗的扇子,刀鋒傷人,扇風也傷人,交手幾個回合,二人身上皆是掛彩。

    臺下的戲子在唱“妃子啊,你那裡知道!前者,各路英雄各自為戰,孤家可以撲滅一處,再佔一處。如今,各路人馬,一併齊力來攻;這垓下兵少糧盡,萬不能守;八千子弟兵雖然猛勇剛強,怎奈俱已散盡;孤此番出兵與那賊交戰,勝敗難定。哎呀,妃子啊!看此情形,就是你我分別之日了!”

    珍珠入翠碗,金子落銀盤。殷湛大喝一聲,便見那紅樓之上,數間珠簾之後,一齊躍出幾十名穿甲衣的兵士。姬蘅笑道:“世叔卑鄙,誠不欺我。”

    “長江後浪推前浪,”殷湛也道:“兵不厭詐,看刀!”

    姬蘅也笑了一聲,他這一笑,彷彿譏諷,便見樓層之上,珠簾之內,又齊齊現出錦衣玉帶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