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悅南兮 作品

第六百三十三章 向使同舟共濟,或有軍民之情猶如魚水……



            

            

            開封府城,柳園口大堤

距離上次河堤滲堤已經過去四五天,比之前幾天,今日的雨明顯小了許多,只是天氣仍舊陰雲籠罩,而河堤險情也比之前幾天平緩了許多,似乎水量也小了許多,而河堤的水位也下降了一尺,這是洪汛漸緩的跡象。

近晌時分,草棚之中,賈珩正在與權知開封府事的宋暄、開封府丞焦景行、翰林侍講學士徐開,以及布政司參議馮廉,內務府從洛陽行宮派來的一位營造司郎中霍樹聲,計核這段時間軍民抗洪急需的土石、木料,遠處京營的幾位將校垂手侍立,聽候吩咐。

打仗打的是後勤,抗洪防汛同樣也不例外,這些時日,諸項土木石料物資迅速消耗,而在河堤險工之外,仍要準備相關救災物資,以備不測。

賈珩坐鎮河道衙門,下方河官自然不敢虛報昧財。

「歸德府那邊兒土木石料將近告罄,需得一批木料送過去。」賈珩對著內務府營造司郎中霍樹聲說。

這位是晉陽長公主從內務府派來的支援之官。

大漢在洛陽設有行宮,內務府常駐營造司以為修繕宮殿,購置木料諸事,而這位營造司郎中就是主事之人。

「大人放心,下官等會就派人押送歸德府,只是還需京營的諸位兄弟護送。」霍樹聲說道。

賈珩正要吩咐著一位遊擊將軍押送,就在這時,劉積賢從外間大步進來,拱手說道:「都督,淮安府傳來急報。」

說著,從袖籠中取出一份公文遞將過去。

在眾人關切的目光注視下,賈珩接過公文,拆閱而觀,隨著時間流逝,瞳孔微縮,眉頭緊皺,旋即面色平靜,沉聲道:「幾天前,高斌畏罪自殺了。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都是面色倏變。

一位正二品的河道總督自盡,這堪稱大漢近些年最為嚴重的事件。

翰林侍講學士徐開憤然道:「泗州被淹,百姓死於非命,高斌自知朝廷怪罪下來,難逃一死,就自絕於君父,自絕於天下,誠無君無父之徒!」

賈珩將公文遞送給一旁的宋暄,冷笑道:「他倒是一了百了,丟下河道衙門一堆爛攤子,現在上下混亂。」

高斌不自盡也不行,一旦到了錦衣府詔獄裡,刑訊逼供下,連小時候幾歲尿床都要說出來,唯有其人一死,河道乃至江南官場才能保全一些人,哪怕徹查,沒有如山鐵證,一些人也動搖不得。

只是天子勢必龍顏震怒,派人嚴查,而這個人,多半就是他······

否則都察院的彭曄、於德的人,不是位份兒不夠,就是齊浙黨徒,誰也趟不了這趟渾水。

「大人,」關守方遲疑了下,囁嚅了下。

如果眼前這位少年權貴南下查察河道衙門貪腐,這沿河河堤又該怎麼辦?

賈珩沉吟片刻,說道:「南河的事兒,先不用管,等朝廷的消息,如果上諭徹查,再做計較,不過真要聖諭讓我南下查察本末疑案,也只能奉旨而行,好在,開封府這邊兒這幾天險情也過去了一些。」

馮廉皺了皺眉,道:「高斌這一自盡,江南官場和南京的那些人只怕高枕無憂了。」

這位在陳漢官場混跡多年的官吏,其弟是福建藩司布政使,對兩江官場也有一些瞭解。

「多事之秋。」賈珩面色平靜,感慨了一句。

江南官場要不要整頓,肯定要整頓,這是一早崇平就確立的刷新吏治策略。

崇平十五年的刷新吏治,自京城而始,京察先是整飭了科道清流,工部相關官員也因恭陵坍塌一案而裁汰黜落,而後河南生亂,京察之事中途耽擱。

大漢滿朝文武都在關注中原的叛亂,及至不久前的五月,因為立

嫡一事,又是鬧了一場風波,京官察疏前不久才下發,一時間京中官員去留不一。

地方大計的彙總,也會在九月份出得結果,但地方大計也不能指望,往往由督撫、主官書寫考語,吏部、都察院核實,下方又是情牽面熱,一團和氣。

這種刷新吏治,沒有新鮮血液的補充,未必起得了作用。

想來明年春闈大比之年,開科取士,天子也要補充一波新鮮血液。

「先防汛吧。」賈珩壓下心頭的思緒,對著在場眾官說道。

及至稍晚時分,府衛又是來報,道:「都督,傳旨的天使已至開封府衙。」

賈珩怔了下,放下手中的粥碗,在宋暄的驚異目光中,沉聲道:「回開封府城。」

這是賈珩這半個多月第一次回開封府城,府城街道因天氣陰沉,還有雨絲不時落在青石板路上,在凹坑中聚成水痕,天色昏昏沉沉,夏風吹動著道旁的楊柳,枝葉隨風擺動。

而街道上行人稀少,而街道兩旁,鱗次櫛比坐落的茶肆、酒樓,坐著歇腳飲酒的食客和商賈、士子、匠人。

這時,聽到大街上傳來「噠噠」的馬蹄聲,眾人隔著支開的軒窗,見到大批飛魚服、繡春刀的緹騎簇擁著一個蟒服少年打馬而來,皆是心頭一動。

「是永寧伯,永寧伯!」

也不知誰發一聲喊,街道兩側茶肆中的食客紛紛離座起身,伸長了脖子看去,而一些百姓沿著道旁聚集,撐傘觀望,而兩邊兒街道客棧上的百姓,也推開了窗戶向下觀瞧。

就在這時,從巷口中出現一群百姓,撐著傘看向快馬而來的緹騎,這時,眾人簇擁著一個老者,站在路旁,以蒼老的聲音中氣十足地高聲喊道:「永寧伯行色匆匆,可是河堤出了什麼事兒?」

賈珩勒停馬韁,面色平靜,高聲道:「南北大堤俱安,老丈無須憂心!本官返回官署,只因朝廷有聖旨降下,還請老丈和諸位鄉親讓開路途。」

這時,一個年輕人說道:「是傳旨的欽差到了府衙,我兄長就在府衙為書吏,說是迎接天子傳旨。

在場百姓聞言,心思都安定下來。

「諸位放心,河堤險工已過去了一些,大家都安心吃飯,官軍都在河堤上守著。」賈珩高聲說道。

眾人紛紛興高采烈地議論著。

「有永寧伯坐鎮大堤,都回去吃飯呢,別耽擱了人家的公務。」這時,一個水桶腰的婦人端著簸箕,進入一處小巷,高聲說道。

聚集的百姓漸漸讓開一條路途,都向著穿街而過的京營行著注目禮,目光多是帶著崇敬和親近,口中也多是讚揚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