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和大米 作品

第926章雨果從文壇跳槽到政-壇成功之路

  戲劇上,我覺得他們現在在模彷我們荷蘭這邊的創作」

  耶格爾:「目前法蘭西分裂,其內部的作家和畫壇佼佼者都是對此產生創意,我們或許可是看看法國的變化,不過目前還是說英國,文壇作家議政,或許可以帶來很大的效應也說不定。」

  斯特林堡和馬克吐溫暗暗對視一眼眼,然後不經意間錯開,斯特林堡道:「不錯,觀察英國那邊,現在很多人試圖都以文學作品來參加對當地政-府表達不滿,試圖以此來獲得政府的認同,擴大自身的影響力。我看了下,法蘭-西第二帝國he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比起法蘭西畫壇,文壇的受眾眾多下,獲得了巨大的影響力,所以,我們文壇是不是可以以此來作為學習對象,在荷蘭也這樣進行?」

  ()除了馬克吐溫之外,所有人都震驚的看著斯特林堡。

  這個傢伙剛剛說什麼?他竟然在教唆在場這些荷蘭文壇鉅作擁有者參-政議-政?

  斯特林堡聳了聳肩,在場最年輕的年紀,使得32歲的他看起來是那麼的挺拔英朗,這讓人有一種長久後浪推前浪,前浪快要死在沙灘上之感觸。

  斯特林堡道:「目前荷蘭主要分為三大政黨,我覺得既然英國那邊可以,為什麼荷蘭不可能,我們荷蘭文壇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其實還超過英國文壇,莎士比亞等這些是不錯,但是哪都是過去式了。

  在看看法國,法國的大作家雨果1819年與詩人維尼創辦了《保守文化雙週刊》,並在1831年編寫了《巴黎聖母院》,後者的問世世界震驚,他的大師之名頓時生成。然後之後創作不斷下,1841年,他被選為法蘭西學士院。

  1851年巴黎革-命-出現後,雨果被迫流-亡國外。

  當時身為總統的拿破崙三世就是他的批評對象,於是後者登基做皇帝后,雨果被嚇到了跑到國外去了。

  直到1870年拿破崙三世被的普魯士俘虜,雨果才回到巴黎。

  不過之後德國把拿破崙三世放回巴黎,他只能夠再次逃離巴黎,前往南方的里昂政府那邊,最後,1871年痛定思痛的他參政了,那一年跑到分裂出去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當選國-民-大表大會。

  1876年當選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參議員,梯也爾總統和他一拍即合,成功把他打造成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人道主義代表人物,於是雨果影響力劇增。同時他成法蘭西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目前被第三共和國和德國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斯特林堡娓娓道來的想法,加上雨果的成功,頓時在場的眾人都為之一振。

  顯然,他們被說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