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茶 作品

第三十二章 如偶像劇般(一)

距離上次溫涼在酒吧演出,已經過去半個月了。在半個月的時間裡,溫涼聽從賀天然的建議,並沒有在公司對自己惡意營銷的問題上繼續鬧騰,而且對於那一份天價的違約金,從她個人的角度而言,她要麼就只能接受,祈禱著公司哪一天心血來潮,改變對她的運營方向;要不呢,就像賀天然說的那樣,提出上訴,不惜徹底撕破臉,利用時間,來換取法律上的正義。

但這兩者代價顯然都太大了,解約金溫涼是付不起的,華港影納也並不是什麼體量很大的大公司,一切向著利益看齊的李嵐更不會因為溫涼的不喜歡,就犧牲曝光改變對她的營銷策略。

所以當賀天然出現,說相信他的時候,溫涼即便不會把希望寄託在一個人身上,但為今之計,也只能去信任一番。

只是,隨著時間一天一天過去,溫涼不免焦慮起來。賀天然說是三五天之後,就會通知李嵐讓她給自己推通告,溫涼以為要上賀天然的戲,必定會有一個面試的環節,哪怕是走個流程也好,但現在都九月中旬了,上一週

“未來製作”就發佈了《心中野》的演員招募消息,聽說珠光巷那邊,每天都如火如荼地面試著成百上千的演員,但自己這邊,或者說是李嵐,卻沒給一點動靜。

這不得不讓溫涼開始胡思亂想,是不是李嵐跟賀天然沒談好?還是說,其中出了什麼岔子?

逐漸泛起疑心病的溫涼好幾次拿起手機,想要問問賀天然自己還需要等多久,但在躊躇了好幾次後,她還是沒有聯繫對方。

因為她轉念一想,自己現在最不缺的就是時間,所以何必把事情搞得像是命懸一線一樣呢?

所以,在這段難得的

“假期”裡,溫涼翻出《心中野》的原著,認認真真精讀了好幾遍,由於不知道自己將會演誰,所以她把裡出現的每一個有名有姓的角色,不管男女老少,都做了一個少到幾百字,多到上千字的人物小傳,並附上了自己的閱讀感悟,分析了一番表演該角色時的難點、要點所在。

於是乎,就在這麼一個沒有劇本,不知飾演何人,甚至是都不確定自己能否參演到這部戲的情況下,溫涼通過這半個多月的工夫,就已經完成了一份將近八萬字的案頭工作,甚至還揪出了好些劇情與人物動機上的bug。

然而做這些有意義嗎?早些年,溫涼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說是。但如今,溫涼也說不上來了,現在還保留這樣的習慣,只是因為當初她在學校就是這麼學的,記得老師說,演員要做的案頭工作其實並不少,可是畢業之後,溫涼發現身邊一些年輕的演員朋友,也沒有這種習慣,都是現場導演說什麼,演員就做什麼。

去年的時候,溫涼就因為在現場跟導演為一個人物的突然轉變,發生過不小的爭執,這事兒毫無例外也上過公司給自己編排的爆料上。

但其實,溫涼也只是想弄明白,為什麼自己飾演的一個職場新人,上一場還發奮說著要為理想奮鬥,下一場戲就想著依靠男主飾演的老闆,實現自己的職業夢想。

那位導演最後說不過自己,就只能悶聲說出一句:“你聽我的就可以。”可能,那位導演也沒想過這個問題吧。

事後溫涼作過自我檢討,到了最後,她無奈得出的一個結論是,一部偶像劇,需要什麼邏輯呢?

有時候太過認真,不光自己累的,還惹得大家都會嫌麻煩,如果單純能用行活兒,用套路去飾演一個角色,而不是苦苦鑽研人物動機與心理,這確實能省下了很多的氣力,莫說看偶像劇的觀眾不在意,導演未必也能看出來。

所以從那時起,溫涼就說不清手頭這些案頭工作,是否真的有意義了……但這種習慣,她一直都沒有丟掉,就像她不給賀天然打電話,是想保留自己的幾分驕傲,而她堅持地做著這些乏味枯燥的預備工作,亦是想保留幾分該有的體面,無愧

“演員”二字………………時間,來到了九月的二十二日。昨天晚上,溫涼收到消息,今天下午2點半,公司全體員工開會,一般這種會議,她們藝人是不用參加的,平時也不需要坐班,在家閒置中的溫涼更是不想去,可群裡通知包括了藝人,就連正在外地為新劇宣傳的拜玲耶,都被連夜喊了回來,早上跑步中的溫涼更是接到了幾通電話的催促,這才回了家吃了口飯,帶上墨鏡與口罩,打車趕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