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七百二十一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艦隊

此時,釜山號巡洋艦就停泊在海軍基地的泊位上,兩千多噸的龐大噸位,加上巡洋艦的設計定位,為追求航速而採取更大的長寬比,讓它的船體長度不僅僅比隔壁的幾艘三等戰列艦長一大截,甚至比隔壁泊位的昆明號一等戰列艦還要更長!

而昆明號一等戰列艦,可是在承順十九年才服役的一等戰列艦,滿載排水量達到了兩千六百多噸,去年經過了大規模改裝,並加裝了一組蒸汽機作為輔助動力。

光看船體的話,釜山號巡洋艦給人的感覺是比早期的一等戰列艦還要更大,不過和最近兩年服役的新式戰列艦比起來又顯得比較小了。

對面泊位上停泊的蘇州號一等戰列艦,其滿載排水量達到四千五百噸,搭載了大功率的蒸汽機組,能夠在純蒸汽動力下獲得七節航速,蒸汽機續航距離達到了八百海里,同時配屬了一百多門的大口徑艦炮。

這款戰艦乃是大楚帝國海軍艦政部,為了新時代的海戰而設計的決戰戰艦,是用來打決戰用的。

同時這款戰列艦也是大楚帝國現役裡噸位最大的戰列艦,至於更大的漢天級戰列艦,現在首艦漢天號還沒有完工呢。

蘇州號一等戰列艦去年冬天才完工並服役,這一次出征印度是作為印度第三特遣艦隊的旗艦,同時這也是它在完成了一系列海試後的第一次執行正式的作戰任務。

不管是蘇州號戰列艦還是釜山號巡洋艦,這些都代表著大楚帝國最新銳的海軍力量,也是代表著大楚帝國最頂級的工業實力。

不管是蘇州號上的大型蒸汽機組,還是釜山號上的前裝線膛炮,無一例外都體現著大楚帝國最頂級的工業實力。

當把這些大傢伙派出去印度,也可以看得出來海軍對印度戰事的重視。

這一次印度戰略,海軍是打算通過大規模的實戰,來試驗自己折騰了好幾年的蒸汽機戰艦應用戰術,同時也想要知道實戰中,機帆動力面對純風帆動力的戰艦,到底有多大的優勢,而這種優勢該怎麼更好的發揮出來。

此外也想要試驗試驗前裝線膛炮在實戰中的表現。

要知道現在其實並不具備前裝線膛炮的大規模裝備基礎,還是那句話,工業實力不夠,搞出來的前裝線膛炮成本太高,使用壽命太低了。

釜山號巡洋艦上的前裝線膛炮就是個半成品,使用壽命連一百發都不到……

但是之前的幾次試驗當中,前裝線膛火炮卻是表現出來了卓越的性能讓海軍放不下來……

前裝線膛炮的精度遠遠超過滑膛炮,尤其是在五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海上運動炮擊中,命中精度依舊非常高。

而前裝滑膛炮呢,在海上炮擊的時候,撐死了也就保持兩三百米的命中精度。

命中精度更高,由此可以在海上作戰的時候在更遠的距離準確命中敵人,這是線膛火炮對滑膛火炮的一巨大優勢。

此外還有一個外人經常忽略的巨大優勢,那就是線膛火炮的炮彈,可以採取圓柱形,進而獲得比圓球形炮彈更多的爆炸裝藥。

釜山號巡洋艦上裝備的一百五十毫米前裝線膛炮,其圓柱形榴炮彈的裝藥量乃是同口徑圓球形炮彈的數倍之多!

這可是好幾倍裝藥量的差距,也意味著好幾倍的爆炸威力差距啊!

在實彈測試中,一百五十毫米前裝線膛炮所發射的圓柱形榴炮彈,其爆炸威力比大楚帝國現役口徑最大的兩百五十毫米攻城重炮還要更大!

這一巨大的裝藥量優勢,使得了海軍哪怕是面臨著線膛炮技術不成熟,使用壽命極低的情況下,依舊選擇了把半成品前裝線膛炮搬上戰艦。

雖然只是實驗性裝備,但是一旦在實戰中表現上佳,那麼海軍那邊恐怕就要咬著牙也要大規模換裝前裝線膛炮了。

身管壽命低就低一點,大不了經常回港口換炮管,如果遇上戰事激烈,膛線打光了,大不了就當滑膛炮用……

總之,相對於陸軍那邊扭扭捏捏,對高昂成本,還不成熟的線膛槍械望而止步,海軍這邊要激進的多。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對於海軍來說,一艘戰艦幾十萬呢,這麼多錢都花了,也不在乎多花點錢換用更好的艦炮。

同時戰艦也不是說經常開炮的,只有執行大規模作戰任務,遇上敵人戰艦的時候才會持續開火,而且敵人也不會給你開一百多次炮的機會……

按照海軍的不少人的設想,如今的前裝線膛炮的身管壽命雖然很差,但是撐過一場高強度的戰鬥是沒什麼問題的。

但是設想是設想,具體效果如何還得試一試,又是經過實戰的考驗再說。

這就是釜山號巡洋艦這艘試驗艦,也被編入了印度第三特遣艦隊的緣故,它就是去參加實戰實驗的。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戰艦以及運輸艦陸續彙集在香港海軍基地,大批船員以及地面兵力陸續登上運輸艦後。

承順二十六年二月十九日,這支龐大的艦隊也終於到了要揚帆起航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