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八百二十八章 曼谷的惡性競爭

水利部的官員們最先提出來了核心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想要提高當地的人口承載能力,養活更多的楚國人,那麼在南洋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水利設施建設是不可或缺的。

只是吧,雖然大家都認同要在當地建設水利設施,然而水利部的官員野心太大,動不動就說上億楚元的水利投資,然後一票內閣官員們就很不爽了。

你一弱勢衙門的負責人,哪來的勇氣一張口就是上億楚元經費啊?

大楚帝國的財政預算可是有限的,除開軍費以及皇室經費之後,內閣能夠動用的經費也是有限的,而且絕大部分都得用在國內各方面的支出。

如各種農業補貼,水利建設,教育費用,部分工商業扶持等。

最後還有不可或缺的,行政本身的經費……統治本身也是需要成本的,這一大票官員總不能讓他們喝西北風啊,他們都是要拿工資的,也需要辦公經費的。

這麼一算下來,國內要花的錢就已經夠多了,可沒多少錢能夠拿出來用於南洋大開發的專項經費。

又有人說可以發行國債,用於專項經費,但是又被其他人給反駁了。

說是帝國各種名目發行的官辦債券已經能太多了,比如鐵路債券,各種建設債券……這些債券雖然名目不一,但是整體來說其實還是國債。

你不能因為鐵路總公司發行的鐵路債券,名義上是公司債券,然後就不管啊……全天下誰都知道鐵路總公司只是掛了個公司的牌子而已……鐵路總公司的督辦,那可是從二品呢……和一省巡撫的品級相當。

各金融機構以及普通老百姓購買鐵路債券,信任的可不是鐵路公司本身,而是鐵路公司背後的帝國官府!

這各種官辦債券發行的已經夠多了,再發行額外債券的話,那麼將會對帝國財政健康造成破壞。

最後商量來商量去……各種計劃方案定了一大堆,但是各種計劃所需要的經費卻是無從著落。

對此羅志學倒是早有心理準備。

以帝國的經濟底蘊,維持國內各方面高速發展以及建設之餘,再支撐一個東北大開發就已經到極限了。

如果又在南洋地區搞大規模開發,帝國的經濟底蘊也是承受不住的。

因此商量到最後,得,錢沒有……給南洋各地一些政策吧。

什麼政策?

其他的普通政策不好使,太過分的一些政策也不現實,想來想去只能給當地一些稅收減免的政策了。

尤其是吸引移民,增加當地人口的農業稅。

經過慎重商議後,決定對南洋地區裡的新開發地區,即以前沒有移民定居點的地方里給予五年農業稅全免,三年農業稅減半的政策。

同時對當地一些農業相關的行業,給予稅減免優惠。

總之,南洋各地想要從帝國京畿口袋裡掏錢是不可能的……帝國金陵方面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在當地,一定時限內少收一些稅收。

不過即便如此,對於南洋各地的發展而言也是具有極大的戰略意義!

尤其是很多商人們在這一系列的南洋扶持政策裡,敏銳的發現了部分行業在南洋部分地區裡,甚至能夠做到多年免稅經營。

比如暹羅曼谷府,針對橡膠加工行業就有一系列的稅收優惠措施,從國家、省級再到當地的府縣兩級,各級稅收減免優惠全部算下來,最終稅收接近於零,如果再符合一些特定條件,甚至還能反過來拿當地的補貼……

並且稅收優惠的持續時間,足足有五年之久。

這個情況被那些橡膠企業發現後,僅僅是承順三十五年八月,也就是一系列優惠政策施行的第一個月裡,曼谷地區就有五十多家橡膠廠掛牌成立……帝國裡但凡上了規模的橡膠企業,幾乎都選擇了在這裡設立新工廠。

這讓其他幾個也有橡膠產業佈局的城市很是不爽,認為曼谷那邊做的太過分了,還把狀告到了金陵那邊。

不得不說,這是金陵方面所沒有預料到的……不過,這卻是暹羅巡撫當局所預料,並且極力謀取的結果!

人家就是奔著寧願橡膠加工產業不賺稅收,甚至倒貼稅收,也要扶持橡膠加工產業,進而間接帶動橡膠種植產業以及其他相關聯產業的發展。

你笑人家暹羅巡撫張玉龍傻,不收稅就算了,還倒貼錢……但是人家暹羅巡撫張玉龍笑你太天真!

可惜的是,這事出來後沒多久就引起了金陵方面的注意,沒多久就對曼谷那邊的橡膠加工產業補貼政策進行了叫停……主要是擔心其他地方有樣學樣,全都搞倒貼錢的惡性競爭了。

然而曼谷已經落戶的幾十家橡膠加工企業,他們的優惠政策都已經形成了文件……這可沒辦法改……帝國官方還是要臉的,不可能說今天給了優惠政策,明天又取消了。

這也導致了曼谷這一個地方的幾十家橡膠企業具有了長達五年的稅收減免,乃至補貼政策。

不過幾乎全國範圍內上了規模的橡膠加工企業都包含其中,也不存在什麼企業競爭不公平的問題,所以也就默認了。

這種特殊情況,極大的加強了曼谷當地橡膠加工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