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大人 作品

83.縣衙過契

 

“兩位大人。”宋墨玉行了個禮,宋飛鴻和陳司懸跟在她身後一左一右點了個頭,彷彿兩個護衛一般。

 

“宋掌櫃你可來了,方才我們大人還差人來問過,說要是見你來了即刻請進去,沒想到你們倒是提早來了。”那衙役倒與他旁的同僚不同,是個愛笑且健談的,穿著這身差役的衣裳,沒有一點架子,一派隨和的模樣。

 

對方好打交道,宋墨玉臉上也是笑盈盈:“與大人約定晌午,自然不敢遲來,早到了半個時辰只望不要打擾大人才好。”

 

說著她又把手裡的板栗遞了兩包過去,門口兩位當差的,正好一人一包。只說是自家做的,不值幾個錢。

 

差役本來是笑著的,見狀頓時神情大變連忙擺手,甚至恨不得遠離宋墨玉三丈:“宋掌櫃你這可使不得。自打於佑下獄,縣衙上下便下了禁令,若是再有人敢貪墨百姓的東西,價錢小的先打二十個板子,受完罰要站在縣衙門口舉著我再也不敢了的牌子供人觀看,且還要親自去農戶家裡幫忙種地。重則可是下獄或者流放。”

 

宋墨玉幾人聽了都有些不敢相信。

 

往前都說縣衙裡就是黑漆漆的無底洞,雁過還得拔毛呢。即便是匡英州上任後這股風氣似乎也一直存在。現在想來,或許是匡英州為了一擊即中一直隱忍不發,直等到於佑入獄才開始這等大刀闊斧的改革。

 

收受賄賂便要下地務農,這倒不失為一個讓這改革循序漸進的好辦法。陳司懸暗想。

 

宋墨玉只得把那兩包收回到袋子裡,差役這才鬆了口氣帶著他們進去。

 

“爹,一會進去以後就由你和邵大人他們交涉吧。”宋墨玉看了她爹一眼,自己默默退後兩步讓宋飛鴻向前,她則和陳司懸站到了一排。

 

宋飛鴻瞪圓了眼睛,還想退後讓女兒向前卻發覺已經來不及了,他已經一隻腳邁進了兩位大人正喝茶交談的大堂內。

 

宋飛鴻只得硬著頭皮向前,率先朝上座的大人拱手:“草民見過大人。”

 

“無須多禮。”邵仲平溫潤平和的聲音傳來,“諸位請坐。”

 

他說著卻往旁邊看了一眼。

 

“既然邵大人有事,我便先告辭了。”許斥本坐在邵仲平身旁,見狀連忙起身走了出去。只是在走過宋墨玉身邊前微微一滯,覺得這小娘子好生眼熟,卻實在想不起來。最終還是一甩袖子走了。

 

許斥出了房門走了一段路,揪住剛才領著宋墨玉進來的差役便問:“方才去見仲平的客人是誰?”

 

因隱約傳出許斥可能會接任縣丞之位,差役不敢怠慢,連忙說了出來。

 

聽得是宋家好食的掌櫃,許斥還有什麼想不起來的。說來他和這位宋掌櫃還有點小間門隙。之前縣衙官員一道去雲鶴鎮走訪中舉的學子,吃飯的飯館便是宋家好食。

 

這宋墨玉見是他去結賬張口便要一兩,邵仲平去結賬卻立即減半。分明是不把他放在眼裡。想到這裡許斥微微眯起眼睛,又問那差役他們這次來是為何事?

 

一說起這事差役卻支支吾吾說不知道了。

 

“飯桶。”許斥心有不悅,正準備再問幾句,卻聽有另外的人來報“大人,於介受不住刑,已經全都招認了。”

 

“好!”許斥臉上頓時湧出喜色,“我去看看。”

 

房內宋墨玉還在想著剛才許斥打量她的那幾眼。她第一次見許斥就看他不怎麼順眼,沒想到第二回見還是這麼不順眼。真不知道邵仲平怎麼還和許斥混一塊去了。

 

只是官場上的事宋墨玉不懂也不想懂,她只想把買賣做好。

 

宋飛鴻開始還有些不自在,隨後就著平時收豬賣豬和人打交道的經驗,結合著宋墨玉那份養豬場的規劃書竟也說得頭頭是道。

 

邵仲平並未因為他是個屠夫就覺得他粗鄙,反而還側耳認真聽著,甚至直視著宋飛鴻的眼睛,極有耐心。

 

等宋飛鴻說完,邵仲平也從一旁的文冊內取出兩張紙來遞了過去:“上回宋掌櫃說完她要辦養豬場的想法後,我們幾經商議想另外加些條款,幾位可以先看一看。”

 

宋墨玉和陳司懸聽了便站到宋飛鴻身後一塊去看。

 

只見那白紙黑字寫著:1、養豬一百頭以上稅收百中取四,養豬三百頭以上稅收百中取三。2、若養豬場投建款項不夠,可由官府擔保出資,認領生豬,屆時如若無法按期還款,官府有權以最低成本價買走認領數量的成熟生豬。3、官府會提供煽豬技術、動物疫病防治配方,販運、銷售、隨意丟棄病死牲畜將依法治罪。4、豬肉價格由官府負責調控,若低於往年最低值,官府將酌情按頭數進行貼補……

 

一條條看下來,宋墨玉大致明瞭。這第一條是官府的稅收減免,第二條是政府的資金支持,這第三條則是動物疫病防治。幾乎每條都是對養豬場有利的,這麼看下來官府倒像是“吃虧了”。

 

宋墨玉納罕地看了眼邵仲平。她對邵仲平和許斥的印象完全相反。她第一眼看許斥就覺得他不是個好人,第一眼看邵仲平卻覺得他是個好人。但後來打了交道,她又覺得邵仲平跟個老謀深算的奸商似的,事事都得佔利才是。

 

可這條款上都是對養豬場的扶持,真是讓人恍惚覺得做夢一般。

 

“幾位若無異議,我便去請匡大人了。”邵仲平知道他們已經看完,倏然一笑。

 

沒過一會匡英州便來了。

 

許久沒見匡英州看著比之前瘦了兩分,他眉頭緊鎖,眼下青黑,想來是官務纏身許久沒有睡好了。但匡英州一見她們幾人卻露出兩分笑來。

 

宋墨玉一心在那條款上,只想著向匡英州問個清楚,唯恐其中有詐,倒是沒注意到匡英州投向陳司懸的那一眼。

 

那一眼帶著一些探究又帶著一些敬重,實在難以看明白。

 

陳司懸卻一言不發也未多看一眼,只站在宋墨玉身後。

 

匡英州看出宋墨玉心有顧慮,頓時爽朗大笑解釋道:“宋掌櫃莫要誤會,這條款上都是縣衙幾位主事官員多次商議後才定下的。既然你們有想辦養豬場的這個想法,自然也知道省城有個官辦的養豬場,那裡規模甚大,養有上千頭豬,最多時能達到兩千餘頭。不止能供給省城,還能供給臨近州縣。旁人都說,做個芝麻官縣令不如去做那養豬場的主事啊。我們寶陵地大物博,有山河有竹林有良田,卻唯獨豬肉價格一直較貴,許多窮苦老百姓一年到頭才捨得割上一回肉。我和仲平早在初上任時便有過這種想法,若能辦一個大規模的養豬場,於官府增加稅收,於老百姓多了做活去處且肉價或可降低,實在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只是實在不瞞你們,若要官辦這養豬場,所需呈報手續繁多,怕是少則一年半載,多則三年五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