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顏桃下 作品

三穿[09]

 

然而大軍前去兩月,傳回來的是戰敗的消息,羅卜藏丹津在嶽鍾琪和延信剛到達西寧,得知消息後率軍偷襲,兩軍立刻刀槍相交,戰亂當中為保護延信,嶽鍾琪被羅卜藏丹津一箭射中,重傷垂危,延信慌亂當中只能匆忙撤離。

 

出師未捷的消息傳到紫禁城,更是讓胤禛震怒非常,但叛亂一日不平他心難安,緊接著又派遣了幾名大將前往西寧接應延信和嶽鍾琪二人。

 

等到援軍趕到的時候,延信因為要顧慮嶽鍾琪的傷勢,再加上多方變故,竟是被羅卜藏丹津逼的不得不敗退西寧城。

 

沿途這麼一耽擱,竟然是讓青海叛軍統領羅卜藏丹津,和準格爾部落首領策妄阿拉布坦,聯合在了一起,共同抵禦清軍,一時之間戰事交著在一起,十分緊張。

 

前線傳回來的消息,一直都沒怎麼好過。

 

嶽鍾琪保住了命,但身受重傷的他是沒有辦法帶兵打仗了,已經被胤禛派人接了回來,同時回來的還有延信。

 

延信,正黃旗人,清太宗皇太極曾孫,愛新覺羅皇室中人,算起來的話和胤禛也是同一個輩分,不同的只是分支而已。

 

雖然延信曾被胤禛冊封為撫遠大將軍,還派他把十四爺胤禎的撫遠大將軍,軍印接管了下來,可胤禛並不是很信任他,否則當初怎麼會讓年羹堯接了另一半的兵權,其中的原因則是延信和胤禎的關係,私底下十分的要好。

 

這回打了敗仗,嶽鍾琪也是為了救延信受的傷,胤禛等他們回來之後,直接將延信發落,擼了官職,但因為他好歹是愛新覺羅家的人,胤禛就革令他在家中閉門思過反省,間接的算是關了起來,同時他的子孫降為紅帶。

 

思央在得知了朝堂上的消息後,靜靜思索了一會兒後,秘密寫了一封信讓人帶出了皇宮。

 

前線戰事緊張,羅卜藏丹津和策妄阿拉布坦,如果長期的結合在一起,對清朝是一個十分大的威脅,畢竟自從清軍入關以來,每一代皇帝都儘量的希望把西藏蒙古等部族安撫好,還不惜讓清朝的格格遠嫁和親,萬一時間長了,戰爭帶動蒙古那些表面平和,內裡不安分的人就不好了。

 

可是戰事一直都沒有多大的進展,這情況除了一開始的失去先機之外,也和帶兵打仗的將領有關。

 

如果思央沒來的話,這一戰應當是年羹堯帶兵,現在年羹堯已經辭官退下,嶽鍾琪也重傷修養,一時間能拿出來的大將還真沒幾個。

 

就算有,偌大的國土也有多個地方需要看守,也不能只顧著這邊的叛亂,還要防備蒙古眾部落。

 

然而就在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人提議讓固山貝子十四爺胤禎,,帶兵去前線平叛。

 

在這一點上,有人說十四爺曾經就帶兵駐紮過西藏,還平定過準格爾首領策妄阿拉布坦,折騰出來的叛亂,雖然沒有徹底將其剿滅,但都認為,如果派遣有作戰經驗的十四爺去的話,定會很快的將戰事平息,也能讓朝廷和百姓安心。

 

此話一提出來,卻引得胤禛大怒。

 

他與幾個兄弟的奪嫡之爭,萬分辛苦,好不容易自己贏了,兄弟們都仰著他鼻息生存,為了鞏固帝位,他也不得不對親兄弟們做各種措施。

 

縱然胤禎是他一母同胞他也不大打算放過現在讓他放了胤禎不說,還要放他去前線,這樣豈不是放虎歸山,他是萬萬不能同意的。

 

此事被駁回不說,還將提出建議的大臣怒斥了一頓。

 

“一個兩個的,朕都是白養了,這麼一群人。”

 

胤禛一下早朝就怒氣衝衝的來到了翊坤宮。

 

這幾日他來這邊倒是很勤快。

 

翊坤宮內兩個兒子在,大的聰明伶俐,小的虎頭虎腦,看著他們兩個,胤禛只覺得憋悶在胸口的怒氣,都平息了些。

 

“皇上是為了青海戰事煩心。”思央端了杯茶過來,好讓胤禛消消氣。

 

端過茶水,胤禛也沒有在乎其他一飲而盡後,臉上還帶著一絲薄怒。

 

“平日裡面為了一點兒小事,斤斤計較,爭吵不休,真的到了正事的時候,一個個的就沒見出聲,臨到頭了,餿主意倒是不少。”

 

這個‘餿主意’指的就是讓胤禎帶兵的事情吧。

 

如今胤禛的那幾個兄弟們,大王爺胤褆在康熙還在的時候就被幽禁起來,胤禛登基也沒有放了他,算是順水推舟,前廢太子胤礽同樣如此,誠郡王胤祉被派去為康熙守陵墓,敦郡王胤俄也被圈了起來。

 

現在也就廉親王胤祀,和固山貝子胤禟還在朝中。

 

當然之所以二人在,也是胤禛為了穩固人心所為,只要他抽了空子,這兩個也是跑不掉的。

 

思央聽了胤禛的一通抱怨,沒有貿然的出聲,胤禛現在說這一通也不過就是因為內心憋不住,可不是想要誰給自己建議。

 

不過……

 

“臣妾還記得皇上前些日子還說過,想要讓九爺前往西寧駐紮,現在戰事吃緊,怕是要往後延一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