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顏桃下 作品

十六穿[23]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秦滅六國,楚最無罪,楚國在滅國之際,有人吼出此言。

 

此話各人有個種見解。總歸是一個意思,秦國,他楚人是滅定了。

 

項羽將此話深記於胸,時刻牢記,國無二主,天無二日,可見他對自己如何的有信心。

 

如今給思央狠狠擺了一道,雖不是讓他項羽完全的投靠碭軍,可他剛形成的聯盟軍就是個笑話,白費一場功夫,米心太子被找尋出來,並接回阜陽,無論他現在到底有沒有稱王,他都必然是要儘快的做出選擇。

 

范增比項羽痛快,讓他快速的修書一封送去碭軍,表明要奉米心太子為王,麾下的聯盟軍也一併和碭軍匯成天下盟軍。

 

既然都知道怎麼做對他們眼下才是最好的打算,那就不要再猶豫。

 

項羽猶自氣憤,可也知道範增所說很有道理。

 

除了在天子劍和涉及虞姬的事情上面,項羽不聽范增的勸告,其他方面,項羽還是願意聽一聽由自己再三請求出山的謀士,何況現在他還認了范增作為亞父,不管從哪方面他都是很敬重。

 

於是,很快的,思央就收到了一封來自楚軍的盟書。

 

“楚軍項籍,奉碭軍呂將軍賬下,暴秦無道,群起攻之,吾原為楚國大將項燕之後,抗秦復國義不容辭,今得知將軍尋接回太子米心,此舉實乃楚國之幸,吾等聯盟之軍,願奉太子米心為楚王,協同一心,共抗暴秦。”

 

蕭何一字一句的讀著楚軍來使奉上的錦帛盟書。

 

項羽其上一言一句誠心十足,思央也不意外,項羽如果連這點氣性都壓不下,當日怎麼會在會稽殷通身邊,忍辱負重。

 

當然這其中肯定有范增和項梁的奉勸。

 

如果沒這兩個人,項羽就跟那脫韁的野馬,真的沒有任何束縛,也就會讓他行事更加的肆無忌憚,所以說,當初宋義設計害死項梁,無疑是在自己挖坑埋自己。

 

眼睛一瞥就看到站於下首的宋義。

 

宋義把盟書都簽了,雖恨思央強行威逼,可他也不可能成為一支單獨軍馬,只好順水推舟入了碭軍麾下,成為一支聯盟軍。此刻聽到項羽盟書後,眼睛一轉,心中思量起來。

 

項羽要帶著他那邊的聯盟軍併入碭軍,這樣一來對他未嘗不是好事,他一心想要接近米心太子,一個自小從民間長大的太子,好糊弄的很,可是他一直都沒有找到機會,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呂雉根本不給宋義這個機會。

 

要是項羽來,以項羽的軍勢脾氣,絕對不會讓呂雉一家獨大,必定是要和他一爭高下,到時候就是他宋義的機會,所謂蚌鶴相爭漁人得利。當即,宋義就開始考慮是不是在項羽一來的時候就拉攏他。

 

“那麼讓誰出使楚軍呢?”

 

宋義正在深入自己打算中,猛地聽到此話,想也不想的就舉手報名。

 

“屬下宋義願前往楚。”站都站出來,宋義一臉坦然正氣的對思央道:“我與項羽同為楚國遺臣,前往歷陽最是適合。”

 

“是嗎?”思央拿眼神打量他,如同是在思量。

 

被她這麼一看,宋義不由自主的就是背脊一僵,一股寒氣湧上心頭,他突然就想到當初兩軍對壘,他差點被一條蛇給纏死的畫面,好懸沒死在一條蛇身上,給宋義的陰影太大,直到現在都不怎麼敢正面面對思央,實在是以看到她會就想到那條神出鬼沒的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