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鐵燈籠 作品

第19章 白馬渡河

 如果攻趙不順,將大大影響武臣的前途。

 而且如果在這裡久攻不下,影響士氣,這周圍還有其他反軍,萬一期間再有其他變數,那後果將不可預測。

 最後在張耳陳餘兩人極力的勸說下,武臣才同意派出使者勸降。

 使者打出的還是那一套旗號,他們是陳王手下的隊伍,又扯出張耳陳餘的名號,給那個反軍首領一頓封官許願,最後再一番恐嚇,威脅他們陳王的隊伍還在往這邊增援,如果那時下城,必要屠城。

 最後城裡反軍首領動搖了,這個首領也是聽聞了陳勝吳廣起義的消息,之後才進行造反,他本就無大志,殺縣令佔了城池後,他也不知道該幹什麼了,短時間就是想著佔著城池享受,只是不願意放棄他這個位置罷了。

 最後首領提出要親眼見到張耳陳餘才肯投降。

 看到有不戰而勝的機會,張耳陳餘自然是不願意放棄這個機會。

 兩人也是果敢,不帶一個護衛,孤身架著一輛戰車入城,與反軍首領談判一番後,那個首領最終折服投降。

 雖然事先答應了不會劫掠城池,但是進城後還是發生了一些騷亂。

 而武臣還記恨昨夜被襲之仇,又因今早久攻不下,所以對兵卒的作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張耳陳餘雖然有心履諾,但是他們畢竟不是主帥。

 好在騷動並沒有持續多久,就被鎮壓平息下去了,大軍已經進了城,那個首領自然不敢多說什麼。

 武臣其實還是想殺了那個首領,最後在張耳陳餘兩人極力阻攔下才放棄了這個想法。

 大軍在城中修整了一夜,補充了一些兵器糧草。

 當天夜裡,攻略魏地的將軍周市聽聞武臣插手魏地的消息,當即派出的一個手下小將領兵來到了燕縣,隨後就是派人來交涉。

 武臣本就不打算在燕縣多停留,也不想跟周市的隊伍起摩擦,當即就把城池讓給了周市派來的將軍。

 那個將軍沒有立即進城,領著大軍在城外住了一晚,第二天武臣的軍隊退出燕城後,那個將軍這才領軍進了城。

 武臣向來將發出了邀請,建議兩軍合兵,一起去攻佔前方的白馬縣,這樣聲威一大,就能把攻城損失將到最小,也更有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