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鐵燈籠 作品

第63章 戲夢

戲下(大致今陝西臨潼東部)離咸陽只有一二百里左右,快的話半一天甚至半天就能到咸陽,慢的話最多兩天。

東郭南從邯鄲出發之前,那時還是八月多,當時就聽說周文已經到達戲亭之地。

周文一路西進頗為順利,函谷關都破了,兵威正盛,又有三四十萬大軍在手。

現在已經九月了,已經在戲地停留了這麼多天,卻還遲遲未能對咸陽發動總攻,章邯肯定是採取了什麼非常有效果的謀策,讓周文不能快速對咸陽發動總攻。

“最近這些天各種消息雜亂,一時難以分辨,說什麼的都有。”

楊石繼續給東郭南說道周文的消息。

“有說周文與章邯之間有密謀的消息,有說秦二世以大利許願周文,封侯拜相,周文準備投降大秦。

也有說是周文在戲地被章邯突襲打敗,不得不退後休整,總之說什麼的都有。”

從楊石說出的消息中。

東郭南嗅出了一股不一般的氣息,在統一六國之前,老秦人對輿論、謠言、離間計、挑撥、賄賂等信息輿論戰就非常擅長。

遠一點有長平之戰,以流言和間者之陰謀,最終推波助瀾,促成趙國換下老將廉頗,換上紙上談兵的趙括,這些也都是長平之戰秦國能大勝的重要細節原因。

近一點有趙國最後的名將李牧之死,秦國就是通過謠言攻訐李牧,離間君臣關係,最終秦人都沒有親自出手,就讓戰國四將的李牧枉死在趙人自己手中,自毀長城。

貌似受傷的都是趙國。

凡此種種,秦國在輿論信息戰這方面是有一套老傳統的,現在有關周文軍有這麼多流言蜚語,很難說這其中沒有秦國間者斥候的推波助瀾。

現在周文進軍關中,已經到了戲下,卻突然停滯不能前,這種情況本身就容易產生各種謠言流言。

而大秦又是這中好手,只要稍稍一推手,就會讓局勢更加魚龍混雜,這就非常考驗其他人的分辨能力。

如果假王吳廣分辨有誤,或者輕信了這些流言消息,與周文產生了嫌隙,他又控制著崤函通道這一線,那麼周文的糧草補給就會出大問題。

後援不濟沒飯吃,縱使周文有天大的本事也沒用,大軍恐怕會不戰自潰。

亦或者是陳勝聽信了這些消息,懷疑了周文,以陳勝現在的心性,還有他身邊受寵的那些奸佞小人,很可能做出什麼蠢事,東郭南很擔心這一點。

陳勝在後方不論對周文有什麼懷疑的舉動,都會對周文大軍產生巨大的影響,讓周文進退維谷、思想搖擺,秦軍此時如若抓住機會,那麼擊潰周文軍只是眨眼之間的事情。

現在就只能希望周文能加強與吳廣、陳勝之間的聯繫溝通,幾方之間不要出現誤會嫌隙,可是這一點是太難了,這個時代的信息傳遞,太困難。

不過就算溝通的再好,周文軍在戲下遲遲不攻咸陽,不勝不敗,這就是一個最大的現實問題擺在那裡,說再多都沒有,其他人很難不懷疑揣測。

按道理說他周文一路打的這麼順利,軍隊發展到那麼龐大,應該一鼓作氣攻進咸陽,那可是天大的功勞,他沒道理猶豫。

而且其大軍在戲下猶豫不前,越是給了咸陽籌兵備戰的機會和時間,後面取勝就會愈加的困難。

剛才楊石也說了,章邯不僅是赦免了驪山的刑徒等人,同時還全力在關中諸縣募兵、調兵馳援咸陽,等這一切做完,可能真的就是秦軍大舉反攻的時候了。

戰國打了幾百年,自古言秦兵耐苦戰,更是自秦孝公用商鞅變法之後,殺敵立功,斬首得爵,秦人那是聽見打仗恨不能興奮的跳起來。

始皇帝一統天下後,十幾年了,除了征伐閩越之地和北擊匈奴,再沒什麼仗打了,徵閩越和擊匈奴說起來都是遠征不回,戍守邊疆,與徵六國的戰爭還是有點不一樣的,拿不到太多功勞。

秦人只能靠種地悶著,可種地哪有打仗翻身來的快,多少人望著爵位兩眼欲穿,現在好不容易又有仗打了,秦人那還不得蹦起來。

戲下的義軍大軍在秦人眼裡可都是爵位,可都是女人、土地、財富。

而那些刑徒犯人,本來他們八成都是要死在驪山上的,一生沒有希望,現在幸運有了一個赦免的機會,如果能再砍一兩個腦袋,那就是徹底魚躍龍門了,他們不更是要玩命。

總之,一切都讓東郭南有點不安,西向之前他沒有得到這麼多信息,沒有想這麼遠,現在細細這麼一想,義軍大起背影下隱藏著巨大的危機和隱患。

東郭南隱隱有一種山河傾湧的感覺。

又是一股深深的無力感,東郭南雖然想到了這麼多,意識到了危機,可是以他現在的身份,和他手下區區這一千多兵,又能做什麼呢。

他能以這一千兵力挽狂瀾挽救義軍的危局嗎?好像很難。

他能說服吳廣和陳勝不去猜忌周文嗎?不會有人聽的。

他能讓各方都團結一致擊秦嗎?恐怕也不能,沒人會聽,這是任何人都辦不到的事。

天下事難就難在這裡,每個人都有一顆心。

虎雲和旁邊楊石都注意到了東郭南的神色變化,虎雲有點擔心的靠上東郭南,抓住了東郭南的手。

東郭南晃了晃腦袋回過神來,發現自己走神連忙向楊石致歉,同時朝著虎雲靦腆一笑示意沒事。

楊石見狀拱手道。

“天色已晚,今日激戰,將士們也都非常疲累,我們已經前進了不少,此處相對安全,我們就在前方紮寨,明天午時我們就能到達武德縣,李歸將軍就駐紮在那裡。”

東郭南拱手送楊石遠去,隨後大軍安寨。

東郭南還在想著剛才的謀想,周文應該不是有意在戲下停滯,不論是周文有什麼私心,他都應該知道,攻下咸陽那將是不世之功,他的威名也將響徹整個華夏,那是不論是他要自己稱王或者什麼,都會容易很多,況且他現在手裡還有幾十萬大軍。

東郭南覺得周文投降大秦或者與大秦談判的可能也都不大,畢竟他是一路打過來的,而且就以現在的天下局勢來看,大秦已經危矣,周文應該不至於這麼愚蠢。

如果不是這些原因,那就只能是章邯的原因了,周文很可能已經在章邯手裡小敗過幾陣,被阻擋住了,所以不敢輕易進兵,而這種影響士氣的事情周文肯定不會輕易洩露傳出去,所以造成了現在的局面。

章邯此人果不可小覷。

從剛才之後,虎雲覺得東郭南情緒不太好,一直緊張的跟在東郭南身邊。

大秦已經醒了,東郭南已經到了這裡,無論結果怎樣,他也要跟政哥那真正的大秦碰一碰,雖死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