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鐵燈籠 作品

第76章 天下

 陳勝如果殺了魏咎,只會招來魏國臣民的仇恨,陳勝現在的主力又在關中和滎陽,沒有多餘的力量去與各國為敵。

 如果不徹底撕破臉,各國多少是因為陳勝才得以立國,名義上還是會遵從陳勝為天下反秦之盟主還會給陳勝些面子,否則就會失了道義,被天下人不恥。

 其實如果陳勝在武臣陳王時就堅決強勢處理,或許後面還會有些不同,只是他那時候大軍已經都派出去了。

 攻趙、攻蘄以東、攻魏、攻關中、攻滎陽,還有攻略平定楚各地的隊伍,都是陳勝派出去的,如此多面出擊,面對武臣稱王,他一時確實無能為力,無奈之舉,這才造成了當今的局面,也真是不容易。

 現在戰國七雄中,楚、趙、魏、齊、燕五國皆立王復其國,就剩一個韓國沒有動靜了,東郭南相信韓國的各方勢力肯定也在蠢蠢欲動。

 東郭南也只能感慨,亂世更是需要道義呀。

 東郭南也從中看出了一些問題,雖然陳勝最開始在陳地稱王,可是一路發展太迅速了。陳勝在義軍內部並沒有建立起來完善的管理系統,他也沒有來的及在義軍中廣施恩德,樹立威嚴,同時也任人不明,不能分辨身邊的忠義人才,這才導致了現在的問題。

 細想之下,更覺恐怖,陳勝東郭南他們一起,七月從大澤鄉起事,現在才九月,短短三個月,陳勝的勢力就發展到瞭如此大的地步。

 雖然很多人他已經控制不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各地反秦稱王都多多少少借了陳勝的勢,況且各地大部分義軍將領都是陳勝派出去的。

 還有一點,東郭南覺得陳勝當時打出楚王的名號,或許也是一個失誤,當時在大澤鄉起事,首先是在楚地,稱楚王或許好行事。

 不過楚王雖然能讓楚地臣民有親近之心,可是對於其他六國臣民來說,貌似就沒有一心了。

 畢竟六國之人都有各自故國,特別是那些故六國之貴族豪傑,更是放不下他們原先的身份,豈能願為楚國之臣?

 六國各自之間又嫌隙深遠。

 陳勝志在天下,以楚王之名,想號令天下,或許是沒有那麼容易,稱個周王?商王?夏王?或許還會好點。

 六國能這麼快復王立國,也可以看的出,大秦統一天下,短短十幾年,六國臣民之心也尚未完全收服,特別是六國還有大量的王族、貴族豪傑,也是難為政哥了,老天確實沒有多給他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