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李世民用心良苦!

蕭然暗暗下定決心!

 

多好的小孩子啊!

 

蕭然看到還有小公主的介紹,就忍不住想多看看。

 

想多瞭解一下這個可愛的萌寶。

 

“明達一詞,是佛教常用詞彙,明指三明,達指三達。”

 

蕭然沒想到,還這麼講究,原來是和佛教有關係。

 

“在阿羅漢叫做三明,在佛則叫做三達,象徵智慧,對世事了悟通達。”

 

李世民為晉陽公主取字明達許是公主聰慧伶俐,另一方面也是父親對女兒的寄望。

 

李世民確實護犢子,特別是長孫皇后生的幾個嫡子。

 

“兕”在古文中被認為是與犀牛並列的另一種動物。

 

《山海經》曰:“兕在舜葬東,湘水南。其狀如牛,蒼黑,一角。”

 

具體說來,兕就是小獨角犀,十分兇猛壯碩。

 

李世民長孫皇后夫婦為女兒取“兕”為小名,必是出自父母愛女之心,希冀愛女能夠遠離一切不測和疾病,像兕一樣頑強,健康成長。

 

“哎!”蕭然忍不住嘆了口氣。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良苦用心,擔心小公主不能長大,取名字就下了不少功夫。

 

沒想到還是早夭了!

 

小公主封號晉陽!

 

晉陽對初唐而言有著特殊意義,晉陽乃是李唐龍興之地,高祖李淵亦言:“朕起義晉陽,遂登皇極。”

 

史書評價小公主有文德之影,很像小公主的母親文德皇后長孫氏。

 

晉陽公主性情溫婉機智,聰慧伶俐,因此即便還是個孩子,就已能做到“未嘗見喜慍色”。

 

唐太宗脾氣剛烈,一直在他身邊長大的晉陽公主對父親極為了解,大臣有時會觸怒李世民,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晉陽公主便和她母親一樣,總是慢慢地消掉父親的怒氣,再為挨訓的人徐徐辯解。

 

在女兒的勸慰之下,李世民的怒氣也消彌無蹤。因此,“省中”大臣們多蒙公主的恩惠,十分喜愛她。

 

長孫皇后去世時晉陽公主“尚不識”,保護大臣,勸解父親的方式卻如出一轍,或許也是上天對李世民痛失愛妻的一種補償。

 

晉陽小公主與晉王李治自幼被唐太宗帶在身邊撫養,朝夕相處,兄妹倆感情自然深厚。

 

隨著年歲漸長,李治慢慢長大,有時外出離開立政殿,每次晉陽小公主都要送到虔化門,然後依依不捨的哭泣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