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云人生都是浮雲 作品

第46章 最鋒利的劍刃

 沒過多久,張遼和高順兩人也率領軍隊返回了琅琊。跟在他們後面的是臧霸,與孫觀等其他人不同的是,臧霸並不是被活捉的,而是主動投降,這使得這場戰鬥的傷亡大大減少。 

 因此,張遼對臧霸的態度非常客氣,並沒有限制他的自由,就連臧霸手下的士兵們也沒有被沒收武器,而是跟著他們的隊伍一起回來。 

 對於這種情況,劉政並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反而非常贊同這樣的做法。 

 臧霸可能在《三國演義》中被忽視了,但在歷史上,他也是聲名遠揚、威震四方之人。他的才華甚至不輸給張遼,理應得到這樣的待遇。 

 因此,劉政對待臧霸的方式可謂獨樹一幟。儘管他們的初始目標是將徐州北部的地盤徹底掌控,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塊地盤日後不能繼續由臧霸治理。 

 對於孫觀三人,劉政自然不可能將兵權交給他們,畢竟他對這三人還心存疑慮。 

 而昌豨,此人朝三暮四,反覆無常,毫無價值,棄之如敝屣,殺之也毫不可惜。 

 然而,臧霸卻與眾不同,他確實有手握兵權的實力,但同時,劉政對他也並非百分之百的信任。 

 因此,只能採用這種策略,在戰場上先挫其鋒芒,迫使他交出兵權。 

 不過,日後泰山兵的歸屬,終究還是會回到臧霸手中。畢竟,他確實有統領一軍的能力。當然,泰山兵的兵權也不會輕易交予他手,日後劉政定會尋覓良機,讓臧霸建立軍功,立下些許功勞,再將兵權歸還於他。如此,臧霸才會全心全意歸順,竭力輔佐。 

 而且,如此這般歸還臧霸兵權,可以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同時也是給孫觀等將領敲響警鐘——只要諸位將軍能夠全心全意地輔佐主公,並充分展露自身才華、建立卓越功勳,那麼你們手中的兵權同樣也會被歸還給你們。 

 這樣做不僅是為了穩定住泰山眾將的心緒,更是為了讓他們心悅誠服地歸順於自己。畢竟這些人向來自由散漫、習慣了獨霸一方,如今卻要受制於人,其心態必然會發生微妙的變化,甚至可能產生嚴重的不平衡感。 

 長此以往,難保不會有人心生叛意,引發內亂。然而這樣的結局絕對不是劉政所期望看到的。因此,為了成功收服泰山諸將,劉政可謂是費盡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