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機子 作品

第二十三章 興建新橋 凌風領命

 眾老闆附和:“大人說的有理。”

 周天賜:“新橋將仿照濟民橋,在行人通道兩側開設商鋪十數間。但,由於縣衙資金有限,因此本官決定,只要願意交納定錢者,四個月後待新橋建成,就可參與商鋪租賃競價。不交納定錢者,不能參與。如競價失敗,定錢如數奉還。各位老闆意下如何?”

 眾老闆議論紛紛,“橋的影子都沒看到,就要交定錢,消遣人呢。”當場有人離開,有的持幣觀望,猶豫不決。

 師爺見狀,忙說:“周大人興修的濟民橋,生意如何,各位老闆都看到了。正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請各位老闆早作決定。”

 周天賜又說:“本官以縣衙官印為證,為各位老闆開具收據,大可放心。”

 “我交。”有人帶頭,跟隨著眾。其實老闆們都清楚,濟民橋生意紅火,有錢不賺更待何時,等四個月又有何妨。

 ------------------

 四個月後,新橋按時落成,周天賜親書“富民橋”、“為民橋”大字牌匾掛於新橋之上,寓意讓百姓富裕起來,一切為了百姓。又舉辦商鋪租賃競價,商號老闆們競爭激烈,競價至十年租金四十萬兩,縣衙每年可收入四萬兩。新橋兩端的住戶聞風而動,紛紛改建為商鋪,掛上燈籠。到了夜晚,三座大橋燈火通明,熱鬧非凡,清河縣城竟然擴大了一倍不止。

 天賜慢悠悠的走在清河岸邊,石子路上,長吁一口氣,真有點揚眉吐氣的感覺。師爺在一旁不斷的吹牛拍馬,真是飄飄然也。

 “如今縣衙庫銀充足,明日可給衙役們補發月俸,就按十兩標準發放。”天賜吩咐師爺,頭一次有了財大氣粗的感覺。

 “大人仁心,小的們感謝大人。”師爺行禮。

 天賜繼續往前行走,累了,看路邊有賣吃食的,肚子竟然不爭氣的咕咕叫了起來,遂停下買了一個餅。

 正欲付錢,只聽得攤主說:“恩人,不用給錢。”

 天賜詫異,仔細一看,“你不是那個老乞丐,不,老人家嗎?”

 攤主脫下帽子,正是天賜第一次遇到的那個老人家。“今日得見恩人,真是幸運。”又招呼小孫子過來見禮。

 天賜:“老人家,你怎麼賣起餅來了?”

 老人家:“感謝恩人,去年給了我一錠銀子。我不能讓我的孫兒跟我討一輩子飯,後來,就用您給的銀子,買了一個爐子,小孫子又去山上拾些柴火,在街口支撐起來一個燒餅攤。得虧現在清河縣越來越漂亮,來遊玩的人多,老夫的燒餅攤生意也好多了。”

 師爺介紹:“老人家,這位就是清河縣令周天賜,周大人。”

 老人家:“啊?你就是周大人啊!”爺孫倆就要下跪,天賜連忙扶起。

 天賜:“老人家,您的田地已經損毀,房子呢也幾經轉手,本官也沒辦法退給你了。不如就給你一些銀兩,可以在縣城裡買一個小房子,暫時住著,也好有個容身之所。以後再想辦法,如何?”師爺遞上銀兩。

 老人家堅決推辭:“不用不用,現在已經挺好了,不勞大人費心了。”

 天賜也不多說話,把銀兩塞進老人口袋裡,向老人家告辭走掉了。

 師爺邊走邊稱讚,“周大人真是仁義。只不過要是回回這樣,這銀兩可不經花。”

 天賜笑了,“那倒是。我只是見著了,就接濟一下,也不打緊。”

 有了銀錢做支撐,天賜的縣令當的是越來越順風順水。先是興建了官辦學堂,將歷年來因洪水致貧人家的孩子送到學堂讀書寫字,免收學費,又發放新衣新褲,孩子們歡喜得很。又趁勢將沖毀的農田低價從農戶手中購回,辦起了官辦農田,規劃齊整,統一耕種,統一收割。鄉村農家見清河縣城有工可做,還有官辦學堂可上,風景美不勝收,耐不住就搬到了縣城,清河兩岸愈發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