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他是三國唯一單挑、群毆都沒輸過的人

 曹軍害怕我故意引他們進營地,然後設下了伏兵等他們,不敢進來,掙扎了一下,調轉方向要回去。我又突然下令讓大家擂鼓,用弩箭射擊,營造伏兵出擊的樣子,曹軍更害怕了,自相踐踏,不少旱鴨子掉進漢水淹死了。

 第二天劉備過來,說我一身都是膽,大家都叫我“虎威將軍”,其實用兵之道就是動靜之間,動的時候如餓虎下山,靜的時候要能做到有人似無人,早年跟著公孫瓚打胡人時就是這樣。

 關羽死了,張飛死了,荊州也丟了,我能感覺到劉備的情緒就像火山。他要打孫權,我阻止他,但沒有成功,他說荊州丟了就丟了,沒事,但殺我兄弟,這仇必須報。

 我沒有跟他一起去,劉備告訴我,他不需要我,小主長大了,但是還太嫩了,以後我得跟著他,任何時候我都得和以前一樣,保護他,我說好,然後帶兵留在江州。

 夷陵之戰,劉備輸了,輸的很慘,我知道自己得動了,馬上帶人去了永安。

 劉備也死了。死之前他當諸葛亮的面對交待我,留在小主身邊,要貼身護衛,我知道什麼意思的。

 小主繼位,諸葛亮輔政,益州的風浪並沒有掀起太高,至少這輛馬車是沿著諸葛亮設計路線的前行。在這場風浪中,小主力升我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爵為永昌亭侯,後來又升為鎮東將軍。

 其實什麼官職不重要,關鍵是我人在哪裡。

 南中平定後,諸葛亮計劃北伐,讓我離開小主,前往漢中駐守,這一守就再也沒能回到小主身邊。

 第一次北伐,對外宣稱要從斜谷道出兵,趙雲和鄧芝帶著小部分人,佔據箕谷,就是吸引曹真兵力的。曹真上當了,帶著大批人馬跑來阻攔我,我們在斜谷道形成對峙。

 只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祁山主戰場,佔據優勢的對陣,因為督軍馬謖傻呼呼的安排,被魏將張郃大敗於街亭,雖然有了突然性,但是關鍵的街亭一丟,不退可能就退不了了。

 那邊一退,最尷尬的就是我了。曹真知道我這邊是疑兵,帶著人就一頓猛衝,確實是沒辦法,我只能依託地勢勉強不敗,但堅持已經沒有意義了,我下令收拾東西,撤退。

 為了不讓部隊動盪,我帶著人斷後,讓鄧芝帶著人在前,部隊所有的物資全部帶著。大家看到糧草充足,又有我在後面,都很安心,曹真也沒能在我身上佔到便宜,就停止了追擊。

 此次北伐以失敗告終,諸葛亮引疚上表自貶三級,同時也不忘把我貶為鎮軍將軍。

 我看到公孫瓚自殺在高臺之上,看到關羽敗走麥城的英雄遲暮,看到張飛睡夢中身首分離,看到馬超、黃忠、法正、龐統,還有一個個遠去的人。

 劉備說他在那邊重新拉起了一票人,這次他肯定能做的更好,就差我了。

 他向我招招手,於是我去了。